飛象網訊(馬秋月/文)昨日,工信部舉行工業穩增長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工業和信息化部運行監測協調局局長陶青在會上表示,將開展先進制造業集群發展專項行動,系統推進5G、智能網聯汽車、新材料等新興產業發展,開辟新領域新賽道,培育一批增長新引擎。前瞻布局人工智能、人形機器人等未來產業,打造競爭新優勢。
據陶青介紹,今年以來,全國工業和信息化系統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著力穩增長、促升級、調結構、提質量、保安全,前7個月我國工業經濟運行總體上保持了恢復向好的發展態勢。從生產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8%,增速較去年全年加快0.2%,較一季度加快0.8%。其中裝備制造業增勢突出,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1%,對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的貢獻率將近50%。從投資看,工業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8.5%,保持穩步擴張態勢,特別是高技術制造業投資增長11.5%,其中醫療儀器設備及儀器儀表制造業、電子及通信設備制造業投資分別增長16%、13.9%。從外貿看,“新三樣”出口強勁,出口額同比增長52.3%,其中新能源汽車出口63.6萬輛,同比增長1.5倍。從效益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同比下降15.5%,年初以來降幅呈逐月收窄態勢,電氣機械器材、鐵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運輸設備、通用設備等行業利潤兩位數增長。
總的看,我國工業經濟處于疫后固本培元期,生產恢復過程中有一些曲折,但依然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處于領先,工業經濟持續回升的態勢沒有改變。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科學指引下,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我們將會同各地區、各部門,抓住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帶來的重大機遇,充分發揮完備的產業體系、完善的基礎設施、超大市場規模形成的發展優勢,大力促進工業經濟平穩運行。
陶青表示,接下來工信部將重點抓好以下工作:
一是加強政策協同落實。加緊實施十大重點行業穩增長工作方案,同時持續做好政策研究儲備。健全與制造業龍頭企業、中小企業常態化溝通交流機制,以企業需求為出發點加強政策精準性、有效性。
二是加快恢復擴大需求。加強質量品牌建設,推進供給端創新,以高質量供給引領創造需求。加強工業和信息化領域“十四五”專項規劃統籌調度,推動產業投資基金加大制造業投資力度,繼續辦好中國產業轉移發展對接活動,推動具備條件的項目盡快投產達效。引導企業因地制宜拓展國際市場,在鞏固重點工業產品出口的同時,進一步挖掘出口潛力。
三是加緊增強發展動能。聯合金融機構支持企業技術改造,謀劃推進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深入實施智能制造工程,加快改造提升傳統產業。開展先進制造業集群發展專項行動,系統推進5G、智能網聯汽車、新材料等新興產業發展,開辟新領域新賽道,培育一批增長新引擎。前瞻布局人工智能、人形機器人等未來產業,打造競爭新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