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在2023中國算力大會期間,中國移動受邀承辦“百川并網 智算未來——算力網絡創新合作大會”。寧夏回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副主席、黨組成員冼國義,工信部信息通信發展司二級巡視員黃先瓊,中國移動副總工、首席科學家王曉云等出席論壇并發表致辭,中國工程院院士陸軍受邀發表視頻致辭。中國氣象局國家氣象信息中心受邀出席大會。

冼國義指出,近年來,在自治區黨委、政府的高位推動下,寧夏搶抓國家“東數西算”的重大機遇,把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國家樞紐節點建設作為轉型發展的重要抓手,把數字信息產業確定為寧夏“六新”產業之一,深入實施數字賦能計劃,在頂層設計、產業基礎、創新引領、招商合作、融合應用、發展保障等方面持續用力,集聚了200多家云計算機配套企業。首府銀川市進入全國數字百強城市行列,正在全力建設數字經濟創新總部,打造數字經濟核心產業集群。中衛市作為國家“東數西算”的樞紐節點,已建成運營國家新型互聯網交換中心,正在大力推進大數據產業中心市的建設,努力打造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高水平的樞紐節點。

寧夏回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副主席、黨組成員冼國義致辭
黃先瓊表示,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做強做優做大我國數字經濟,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寧夏作為“西部數谷”,具備區位、土地、新能源等特殊資源稟賦,是國家級“新型互聯網交換中心”、“東數西算樞紐”雙中心,算力產業基礎完備、發展前景廣闊,是發展算力網絡的沃土,為數字經濟發展奠定了堅實的“算力底座”。基礎電信運營企業作為網信領域的中堅力量,在激活數據潛能、服務數字經濟中進一步彰顯了“主力軍”的責任擔當。中國移動提出“算力網絡”新理念兩年多以來,圍繞主責主業,聚焦網的優勢,從圍繞基礎設施構建、業務融合創新、原創技術引領三個方向發力,體系化地開展了大量工作,推動算力網絡逐步從理念走向了實踐。

工信部信息通信發展司二級巡視員黃先瓊致辭
王曉云指出,算力已成為數字經濟核心驅動。兩年前,中國移動敏銳把握算力時代大勢,提出算力網絡的全新理念。兩年來,中國移動圍繞基礎設施構建、業務融合創新和前沿技術引領三條主線,系統全面推進算力網絡從概念原型走向產業實踐。
一是基礎設施方面,深化物理空間融通,完善“4+N+31+X”數據中心能力布局;深化邏輯空間融通,加快多形態算力終端拓展;深化異構空間融通,系統推進通算、智算、超算、量子計算融合創新;深化多主體融通,與10余家智算、超算及海外云服務商并網。二是算網賦能方面,推動移動云收入3年增長20余倍,綜合實力躍居國內第一陣營。三是技術引領方面,布局十大技術方向30余項關鍵技術研發。
王曉云表示,算力網絡當前正處于一階段“泛在協同”收官、二階段“融合統一”開啟的關鍵時期,需聚力重點突破,推動算力網絡發展提速:一是打造特色的算;二是發揮優勢的網;三是研發智慧的腦;四是促進普惠的用;五是生態實現引領。

中國移動副總工、首席科學家王曉云致辭
陸軍院士認為,量子計算已然是形勢所迫、國家所需和行業所趨,是未來具有改變世界格局的新型算力技術。當下正值國有企業加快建設世界一流企業起步之年,中國電科和中國移動作為技術創新“國家隊”,肩負國家使命,已逐步成為科技創新的中流砥柱。近幾年,中國電科和中國移動尤其在量子計算這個未來領域做了很多工作,包括突破20比特量子芯片設計與制造,9mK級極低溫制冷、量子-電子混合算力控制等核心關鍵技術。中國移動通過移動云率先布局公有云量子計算云服務,鏈接融合中國電科超導量子計算機,通過“五岳”量子計算云平臺提供開放的量子融合算力測試環境,為人民群眾提供量子計算服務。

中國工程院院士陸軍致辭
分論壇上,中國移動發布了六大算力網絡最新成果,包括全國“百川”算力并網行動、中國移動NICC新型智算中心技術體系、《中國移動東數西算業務布局白皮書》、智樞-IP網絡數字孿生創新應用、《中國移動數據快遞技術白皮書》以及寧夏算力樞紐成果等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原創成果。這些成果將加快跨行業、跨領域的技術、數據、要素的共享共用,打造數字驅動的新增長模式,推動網絡強國、數字中國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