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8月13日,在北京市通信管理局和中國移動集團公司的指導和支持下,中國移動北京公司(北京移動)按照“臨時、快速、基本”的原則,通過不懈努力,在房山、門頭溝所有通信受阻行政村8月8日實現應急通信手段“點亮”的基礎上,進一步實現了村村通基站,網絡覆蓋基本恢復。
2023年7月底,臺風“杜蘇芮”強勢來襲,引發京津冀等地的極端強降雨,造成北京部分地區通信受阻,尤其在房山、門頭溝等地區,通信網絡受損嚴重,亟待快速恢復。
習近平總書記在防汛救災工作的重要指示中要求:“抓緊修復交通、通訊、電力等受損基礎設施,盡快恢復正常生產生活秩序。”北京移動在中國移動集團公司的部署指導下,迅速跨部門整合資源,成立“防汛抗險通信保障作戰中心”,啟動一級防汛應急響應,充分發揮“市分”兩級優勢,形成“管建戰”協同保障模式。
指揮有序響應快
在北京移動菜市口監控中心的大屏上,紅色的斷站標志不停地閃爍,時刻提醒著所有移動人“險情就是命令,故障基站必須立即搶通”。
為了應對基站倒塌、設備泡水、道路中斷等多種受災局面,北京移動迅速跨部門整合資源,成立“防汛抗險通信保障作戰中心”,堅持“水退人進路通網通”的搶修原則,堅持“群眾在哪兒,就把信號開到哪兒的”的信念,開展插旗攻堅和鄉村點亮行動。
北京移動以“搶字當頭”的應急搶修策略,制定分類分級搶修方案,實現一村一策、一站一策,拉單掛賬、逐項銷號。指揮部內“作戰圖上墻”、任務實時更新,搶修進展一目了然。
“第一突擊隊報告,十渡村3個基站已恢復”
“第二十一突擊隊報告,牛戰村2個基站已恢復”
“第八光纜搶修隊報告,西太平村節點機房光纜已恢復”
……
隨著一個個紅色圖標變成綠色,大家的臉上逐漸有了笑容。
搶險“利器”顯身手
北京移動在本次防汛搶險中應用了不少新裝備,應急通信無人機、便攜衛星背包站、應急衛星越野車等一齊上陣,各顯神通,為救援初期快速恢復受災地區基本通信立下汗馬功勞。特別是本次北京移動出動了3種機型的應急通信無人機,飛行時間累計長達18小時,為用戶提供通話服務近3300次,報平安短信超4500條。”北京移動的應急通信保障的負責人說。
中國移動一盤棋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作為一個省公司,北京移動的應急搶險設備是有限的,中國移動調動25個省公司及專業公司向北京支援了兩百多名搶險人員、27輛應急車、57個便攜衛星背包站,5架無人機和37部衛星電話。兄弟公司的同事們日夜兼程趕到受災區域,二話不說直接投入救援工作。救援初期物資很難送到一線,大家就餓了吃點方便面,困了囫圇倒在簡易床睡一覺。開著應急通信車從山西移動來到房山佛子莊支援的兩位同事,剛進災區因條件所限,只能兩個人一輛車,靠著2個小板凳在河邊值守了三天。他們說:“平時工作也會遇到這種情況,已經習慣了。把工作做好才是第一位的。”“兄弟連的到來,不僅帶來了先進設備,也讓我們士氣更加高昂。大家卯著勁兒加快速度,爭取讓受災群眾們加快恢復通信”,中國移動北京移動指揮中心的工作人員說。
人民至上放心中
從災情爆發至今,16個日日夜夜,北京移動人沒有浪費一分一秒,7*24小時奮斗在各個通信保障第一線。人民群眾的通信需求在哪里,北京移動的網絡保障就跟到哪里。本次搶險救災工作累計投入保障人員超2.5萬人次、搶修車輛近9千臺次、無人機5架次、發電油機近2千臺次。
目前,在房山、門頭溝所有通信受阻行政村實現村村通基站,網絡覆蓋能力基本恢復,基站搶通的階段目標基本實現。后續北京移動將繼續實時跟進目前暫不具備搶修條件的基站,一旦條件具備,立刻同步搶修,確保網絡能力盡快恢復。另一方面通過跨省路由組網、傳輸重點站電力加強以及開展高危站點看護式巡檢等手段盡最大可能提升網絡運行穩定性,為全面轉入重建階段打好基礎、做好銜接,堅決打贏防汛救災保通信硬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