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前數字經濟蓬勃發展趨勢下,新基建成為各地重點推進項目。5月17日,河南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新聞發布會,公布《2022河南省互聯網發展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顯示,2023年該省將新建5G基站3.4萬個,力爭全省5G基站總數年底突破18萬個,重點場景、熱點區域、農村熱點覆蓋率達到100%,全省行政村覆蓋率超過90%。
當日,在安徽省合肥市舉行的“2023世界電信和信息社會日”大會上,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廣電聯合宣布在新疆正式啟動全球首個5G異網漫游試商用。新疆通信管理局近期也公布,新疆全力推進5G新基建,截至今年4月底,5G基站建設超過3.9萬個,每萬人擁有5G基站數15個。
2023年地方政府紛紛按下重大項目建設加速鍵,其中,新基建投資提速正在成為各地推動經濟發展的重要舉措。從近期各地集中開工項目以及披露的年度投資清單來看,5G基站、新能源基礎設施、數據中心、特高壓、“東數西算”等新基建布局速度加快。
IPG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柏文喜對記者分析稱,今年各地紛紛發力新基建,一方面是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另一方面是當前穩經濟、促就業的重要手段,新基建具有以投資拉動經濟增長和促進就業、擴大消費和繁榮經濟的重要意義。
柏文喜說:“新基建在我國發展建設經歷了規劃制訂、初步實施與逐步完善、規模化落地應用等階段,目前正處于第三階段。新基建將推動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快速升級,并成為調整我國經濟結構和實現數字經濟轉型的重要推動因素。”
上市公司也將新基建作為今年業績的突破口,雅達股份在2022年業績說明會上表示,2023年將加大市場拓展力度,積極拓寬業務領域,尋找新的盈利增長點。總體上是以新基建為突破口全面發展智能電力測控產品,以物聯網和智能制造為導向全面提升電力監控系統解決方案。北交所上市企業方盛股份在2022年年度報告業績說明會上表示,公司緊跟國家“碳達峰、碳中和”戰略步伐,以“新能源、新基建”為市場主線加快應用領域產品布局,目前經營訂單保持穩定增長。
無錫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吳琦對記者表示,今年年初,國家發改委、工信部等多個部門在談到投資時,都重點提到了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并明確了多項支持政策,尤其是引導支持社會資本加大相關領域投入。吳琦說:“今年各地新基建的一個明顯特點是用活財政資金,比如,發揮獎補資金宏觀引導和激勵作用,創新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發揮財政政策的引導、支持、激勵、杠桿等作用,引導和帶動社會資本參與基礎設施建設,拓寬基礎設施建設的多元化融資渠道等,形成財政資金和社會資本互為補充的投融資體系和良性機制。”
扶持政策方面,證監會債券部主任周小舟4月份在北京市2023年基礎設施REITs產業發展大會上表示,將推動消費基礎設施REITs項目盡快落地,將REITs試點范圍拓展至水利、新基建等基礎設施領域,做好首批擴募項目發行上市準備工作,推動擴募工作常態化,支持已上市REITs通過增發份額、收購資產,開展并購重組活動。
上海財經大學中國經濟思想發展研究院研究員岳翔宇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由于新基建項目對社會經濟具備基礎作用,資金來源上需要財政和開發性金融出面來加以支持。例如,對于具備資質、愿意對新基建項目進行長期股權投資的國企或民企,可以提供長期低成本政策性資金,降低融資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