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7日消息,2023年全國兩會之際,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工程院院士、阿里巴巴集團技術委員會主席王堅圍繞中小企業全面數字化轉型、勇當創新主體提出了建議。
王堅院士在接受鳳凰網科技采訪時表示,談到科技創新,人們往往下意識地覺得這是大企業大集團的事,其實中小企業是非常重要的創新主體。我國有4800萬家中小微企業,一定要鼓勵它們從數字化轉型到企業的轉型,再到產業的升級,勇當創新主體。
談到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具體需要怎么做,王堅建議首先是要定好位。在他看來,一些很關鍵的技術創新往往出現在中小企業,比如制造光刻機的ASML公司,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大企業,但很重要。他認為,中小企業絕不是“扶貧對象”,給資金當然重要,但最重要的還是要給“陽光雨露”,營造好環境。
王堅認為,工業經濟是電力經濟,數字經濟是算力經濟,算力是衡量經濟發展的新尺度。今天的數字化就相當于百年前的電氣化。就如同百年前的電力,算力會成為國家的核心基礎設施,再次激發創新能力。而今天提供算力最好的方式就是通過云計算。
王堅表示:“得益于中國有最好的互聯網基礎設施,數字化與城市、社會發展深度融合,以及國家率先將數據作為生產要素的定位,我相信數字化最好的時代一定會在中國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