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到極米光電考察時強調:‘推進科技創新,要在各領域培育高精尖特企業,打造更多隱形冠軍,形成科技創新體集群。’同時也給我提出了期許,那就是爭取2年內將企業打造成為世界第一投影品牌。”今年新當選為全國人大代表的極米科技董事長鐘波在接受《中國經營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總書記的諄諄囑托、殷殷期待,至今記憶猶新、言猶在耳。
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科技創新能力已經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決定性因素。我國經濟社會發展要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就必須全面加強對科技創新的部署,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進一步鞏固壯大實體經濟根基,實現更高水平的科技自立自強。
面對難得的歷史機遇和國家的政策扶持,全國近10年來涌現了很多新興科技產業,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量子通信等新興技術加快應用,培育了智能終端、遠程醫療、在線教育等新產品、新業態。尤其是一些細分新興科技領域,如智能投影、無人機、掃地機器人等行業發展迅速,國際競爭力逐年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和產業規模已躋身世界前列,是我國由“制造大國”轉型為“制造強國”的一張張名片。
鐘波作為新興科技產業的從業者之一,他敏銳地指出:“新興科技產業往往市場空間大,發展速度快,但資本都是逐利的,在行業發展成熟的過程中難免存在一些鉆漏洞、無序化的問題,如何防范資本無序擴張,引導新興科技產業由‘高速發展’向‘高質量發展’轉型,加快實現科技自立自強,進而促進民營經濟提質升級,是需要探討優化的課題。”
以極米科技所在的智能投影行業為例,鐘波說道,智能投影是近10年成長起來的新品類,IDC自2015到2022年的調查數據顯示,7年間中國投影市場銷量累計突破3000萬臺。而商用投影儀自1995年正式進入中國市場,到2015年,整整20年的時間,累計銷售規模僅1000萬臺。以智能投影為代表的家用市場快速崛起,在7年內就將市場規模翻了4倍。當下的中國投影市場,已經徹底擺脫工業投影時代的影子,正式進入智能投影時代,智能投影不再僅是商用顯示設備,更是用于影音娛樂走進千家萬戶的消費類電子產品。這對整個投影行業來說是個巨大變化,而且中國智能投影品牌正加快走出國門,產品受到海外消費者的喜愛,國際影響力日益提升。
面對全球巨大的市場規模和市場機會,眾多企業涌入到智能投影賽道,但由于是新產業,現有行業和國際標準仍然沿用美國國家標準學會在上個世紀提出的ANSI流明測試方法,該測試標準在只做輕微的環境限制后,通過九點測試方法測試白場亮度作為最終指標。這也意味著限制條件少,通過一些特殊方法,就可以很容易地獲取很高的亮度指標,這種從工業時代沿用下來的標準已落后于現有技術發展進程。
“企業是逐利的,容易抓到規則的‘漏洞’謀求發展,這也導致市場中充斥著質量良莠不齊的設備,‘亮度虛標、關鍵指標偷換概念、參數標注混亂、品牌惡意攀附’等亂象叢生,在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同時也干擾企業集中資源進行創新研發。”鐘波表示,若亂象不治,長期以往,將帶來“劣幣驅逐良幣”的行業之殤,不利于中國品牌高質量參與全球競爭。
除了智能投影行業,其他新興科技產業發展過程中也存在著類似的問題,如無人機行業,在法律上還存在一些空白,雖然制定了一些法規,開放了一定空域,但是法規內容和結構上仍需完善。在監管方面缺乏有效手段,一些違法使用無人機的行為屢見報端。
關于如何引導新興科技產業規范化發展,加快實現科技自立自強,鐘波提出了兩點建議。一是針對新興科技產業,不斷完善行業、國家及國際標準建設。標準的制定可以規范企業良性發展,避免行業內的無序競爭,堅決淘汰不符合標準的產品,提高中國制造的質量與口碑,從而促進我國科技行業整體發展水平和產品質量的提升。同時隨著新技術新業態的發展,及時推動行業標準的更新也尤為重要;此外,大力推進在重要競爭領域,以我國為主影響或主導國際標準制定,在全球性科技和產業競爭中占據優勢地位。
二是對新興科技產業加強有效監管。一方面,相關監管機構可以按職能將新興科技企業納入重點監管范疇,實行梯度監管。在發展初期,監管目的以鼓勵創新、激發企業活力為主,在政策和稅務等方面采取寬松的管控模式。在成熟期,監管目的以保護公平競爭、防范系統性風險為主,在合規和安全方面加強監管。另一方面,進一步完善法律法規,比如,出臺《新興科技企業監管通則》,對當前監管框架下尚未覆蓋的監管領域制定規則,明確企業的職責邊界。通過監管促進企業規范發展,引導科技企業更多地提升自主創新能力,提升我國在科技創新領域的國際規則制定權。
鐘波認為,通過完善標準建設和加強有效監管,堅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相信能夠有效地引導新興科技產業規范化發展,大力推進各領域的科技創新,為打造更多“隱形冠軍”奠定基礎,為形成科技創新體集群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
(編輯:張靖超 校對:燕郁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