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在知乎“向科學要答案”活動上線的一個月內,共有71萬名知乎創作者產出了205萬條優質內容,獲得知乎用戶1842萬次贊同,相關科學、科幻內容總瀏覽量達到24.9億次。
“向科學要答案”是由科普中國和知乎舉辦的年度科學活動,今年主題為“科學與幻想”,大量新職人聚集在知乎進行科學熱點分享、科普傳播和科幻創作,實現科學和科幻碰撞,理性和腦洞齊飛。

人工智能成為當下行業熱議的焦點,在“科學幻想盛宴”的圓桌討論里有一個問題,“目前可能創造出擁有人類級意識和情感的人工智能嗎”,在北京郵電大學人機交互與認知實驗室主任、知乎答主劉偉看來,科幻小說中的人工智能經常被描繪成具有情感和自主意識,“目前的人工智能技術還遠遠未能達到真正擁有情感和自主意識的水平,并且在可見的未來里也很難實現這個水平”。
除了有科研專家的討論,在知乎的科學氛圍中更多的是關于科學與幻想的結合。科幻作品中有哪些讓人羨慕的AI助手的回答下,漫威里的Jarvis成為熱門選擇,知乎答主“段小草”對Jarvis做了分析,“他起到了一個 LUI 的作用,LUI 代表著人機交互方式的變化,意味著機器可以最大程度地理解人類語言和指令。”
“能研制一種藥物來修復染色體端粒,讓細胞不再衰老嗎?”、“如果你可以選擇已知動植物的一種能力,你會選擇哪種?”、“外星生命如果存在,會是哪些形式?”……
像這樣看似天馬行空的問題在知乎有很多,其中不乏大量硬核科技的滲透和幽默通俗的回答。在今年“向科學要答案”活動上線的一個月期間,這些圍繞科學、科幻的專業討論共獲得知乎用戶1842萬次贊同,總瀏覽量達到24.9億次。

在“向科學要答案”上線的一個月時間內,共有71萬名知乎創作者產出了205萬條圖文內容,不同領域的新職人在知乎進行多維度專業討論,并激發不同行業研究的熱情和靈感。
科幻作家、知乎答主“曼斯雷德”的作品《造神年代》實體書已正式發布,“曼斯雷德”稱《造神年代》跟知乎緣分很深,“因為它從設計開始的預設讀者,就是知乎眾”。“曼斯雷德”在知乎上發表了很多科普文章,在與來自不同行業新職人的深入討論中讓他靈感迸發,“知乎平臺的強互動性讓我融入到科學思想的碰撞中”,他在接受采訪時回復。
“向科學要答案”是知乎科學領域年度系列活動,今年已成功舉辦第三屆,被社會、科學、科幻行業高度認可,已成為具有高科學、科幻傳播價值和專業討論的品牌IP。目前,“向科學要答案”活動的線上部分已完美收官,線下論壇活動即將于11月26日在南京舉行,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