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象網訊(馬秋月/文)日前,中國廣電董事長宋起柱在公開場合透露,中國廣電已建設700MHz基站59萬站,5G用戶已破1800萬。
廣電5G用戶已破1800萬 700MHz基站59萬站
據悉,中國廣電擁有700M黃金頻譜,具備廣覆蓋的優勢,在同等上行速率的條件下,700M單站覆蓋能力是3.5GHz的8.6倍,覆蓋效率非常高。為此,通過與中國移動“共建共享”,構建了全球最大700MHz網絡、全程全網5G共建共享方案,控制面統一的共享架構,并引領了5G NR廣播發展。目前已實現鄉鎮以上全覆蓋,農村熱點區域重點覆蓋,可調度使用的4G/5G基站超400萬站,其中700MHz基站59萬站,同時中國廣電5G用戶已突破1800萬。
據宋起柱介紹,中國廣電充分發揮700M黃金頻段能力,加強產業協同,全速推進700MHz芯片、終端、網絡生態成熟。牽頭制定3GPP中700MHz標準,提出全球首個5G低頻大帶寬技術方案,推進載波聚合、超級上行等技術在700MHz網絡上的適配部署。
其中,在700MHz 5G終端發展方面,聯合中國移動,加速推進支持700MHz 5G終端上市。全面啟動廣電終端產品認證和入庫工作,積極推進廣電5G終端產業的健康、平穩發展。目前已有超過700款終端支持廣電5G網絡。此外,截至9月底,新入網的5G終端700M支持率達到95%,現網存量5G終端700M支持率從5%迅速提升至70%。目前中國廣電5G終端已經涵蓋了包括5G手機、平板、穿戴設備等全類別。
5G頻譜遷移工作接近尾聲
早在2020年1月,廣電總局印發了《全國地面數字電視廣播頻率規劃》,統籌規劃了 700MHz頻段以下的地面數字電視頻率,明確了實施步驟和頻率遷移方案。2020年3月,正式公布了《地面數字電視700兆赫頻率遷移工作方案》。
待700MHz清頻完畢,綜合利用700MHz作為覆蓋層、3.3~3.4GHz作為室分層以及其他頻段開展5G混合組網,有助于加快實現5G網絡連續、無縫覆蓋。700MHz頻段資源徹底投入5G的商用后,中國廣電才能放開手腳去探索新的5G應用。
此前,國家廣電總局副局長朱詠雷表示,在全球規模最大的地面數字電視700MHz頻率遷移工程中,涉及超過6300座臺站的頻率遷移和上萬部新發射機的采購安裝。預計到2023年年底,該工程將全面完工。
發揮5G差異優勢 打造特色融合業務
如今,中國廣電正走在一條探索差異化融合發展的路上,那就是發揮5G差異優勢,打造特色融合業務。據了解,主要從四個方面摸索:
一是在5G NR廣播方面,衍生廣播新業態,讓廣播電視進手機,積極推動從傳統音視頻向物聯網、車聯網服務轉變。5GNR廣播技術是基于5G蜂窩移動通信網絡、并可融合廣播電視發射塔進行協同覆蓋的全新廣播組播技術,該技術已經在3GPP 5G國際標準立項成功(在3GPP Release 17版本中落地)。由于5GNR廣播技術能廣泛的適配各類型5G標準通用終端且能能深度連續覆蓋各種復雜場景,特別是在支持Free-to-Air模式后,將實現無SIM卡接收模式,因此能獲得全球主要產業鏈的廣泛支持。目前,中國廣電聯合合作伙伴共同推出了手機廣播功能——“ready”,還試點了大塔和蜂窩基站推送統一節目內容。另外,由中國廣電主導的5G NR廣播端到端聯合測試已完成了實驗室的驗證,也正在進行現場的測試。
二是在新通話方面,從“聲動”到“互動”,挖掘5G全場景能力,向“內容運營+應用服務運營”拓展升級。目前,中國廣電正在積極推進5G新通話產業的發展,在今年3月啟動了在江蘇的試點,在“2023世界電信和信息社會日大會”期間發布了《5G新通話白皮書(2023年版)》,在6月上海MWC完成了試點省份的首呼,今年底將有望實現商用。
三是在文化專網方面,協同多元主體共同搭建文化數據服務平臺及上層應用,匯聚各級各類宣傳文化機構精品內容資源,創新開發各類高新視聽新業態,滿足人民群眾多元化多場景消費需求。還通過有線電視、5G、互聯網等多渠道傳播,實現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節目終端通、移動通、人人通,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全場景、多層次、多樣化的內容消費需求。
四是在5G toB方面,聚焦宣傳文化、政務、教育、工業、能源、交通、公共安全、林草等重點領域,積極創新5G商業模式,全力推動5G在垂直行業的應用。其中在教育領域,2023年6月,中國廣電首個省級5G數字專網在教育領域的成果---“5G教育數智專網”正式落地,
“5G教育數智專網”結合上海市中小學數字教學系統“三個助手”,在部分基礎教育學校已開展相應試點工作,打通了55個定向應用,結合東方有線原有的固網業務,在學校教學場景、家校互動場景中使用,實現大小屏聯動。截至目前,“5G教育數智專網”已在上海多個區域落地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