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2023中國移動全球合作伙伴大會主論壇在廣州舉行。中國移動董事長楊杰出席主論壇并發表題為《算啟新程 智享未來》的主旨演講。

楊杰表示,中國移動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在上級部門的關心指導和廣大合作伙伴的鼎力支持下,系統打造新型信息基礎設施、創新構建新型信息服務體系,促進生產方式、生活方式、治理方式數智化轉型。持續夯實數智連接底座,建成全球規模最大的5G和千兆寬帶網絡,開通5G基站近190萬個,千兆光網覆蓋3.9億戶家庭,5G客戶達7.5億戶,總連接數超33億。持續引領算力網絡發展,“算力路由”原創技術獲得國際共識,構建三級低時延算力服務圈,建設超大規模單體智算中心,推出東數西算、東數西存、東視西渲等應用服務,算力網絡加速從概念原型步入產業實踐。持續激活能力中臺效能,打造開放共享能力中臺、月調用次數超430億次,推動“梧桐”大數據賦能經濟洞察和民生服務,發布“九天”政務、客服等AI行業大模型,助推全社會上云用數賦智。“網絡無所不達、算力無所不在、智能無所不及”正在逐步成為現實,既支撐數字經濟蓬勃發展,也促進了公司自身轉型發展。
楊杰指出,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信息能量融合創新、新一代信息技術融合創新、信息服務體系和社會運行體系融合創新“三個融合創新”的作用日益凸顯,并呈現出“三個縱深拓展”的新趨勢。
一是新一代信息技術應用向縱深拓展,加速形成新的增長動能。信息技術產業既是形成新質生產力的重要領域,也為形成新質生產力提供重要支撐。數據成為新生產要素,能夠不斷提升土地、勞動、資本等傳統生產要素的配置效率,加速社會資源大規模整合、服務領域大范圍延展,重塑生產、分配、交換、消費各環節,充分釋放數字對經濟發展的放大、疊加、倍增作用。算力成為新基礎能源,進入信息文明時代,算力可視為信息能量一體化形成的“三次能源”。全社會各領域對于算力的共性需求,將推動算力總規模爆發式增長、超算智算等算力需求快速提升,預計未來5年我國智算規模年復合增長率將超過50%。人工智能成為新生產工具,由輔助千行百業提質增效的工具升級成為支撐社會轉型發展不可或缺的核心能力,加速從“+AI”向“AI+”轉變,促進生產力成倍提升。
二是產學研用協同向縱深拓展,加速形成新的創新范式。當今世界已進入大科學時代,跨學科交叉不斷深化,驅動創新范式發生顯著變化。創新環節加速貫通,基礎理論、工程實踐、應用培育等創新環節有機貫通,形成產品功能質量持續迭代優化的“飛輪效應”,促進科技成果從“書架”向“貨架”快速轉化。創新協作不斷深化,多主體協同、跨行業聯動、多鏈條融合,通過策源性技術突破,高效破解產業關鍵堵點,促進科技創新從“獨唱”向“合唱”協奏共鳴。企業創新主體作用日益凸顯,擁有海量數據、豐富場景,能夠更好匯聚各領域創新資源和知識能力,在科技創新中的作用從“助攻”向“主攻”加速轉變。
三是數實融合互促向縱深拓展,加速開辟新的發展空間。隨著人類社會加速進入以信息為主導、信息和能量融合創新的全新階段,無重量的“比特”日益取代有重量的“原子”成為經濟增長的主要驅動力。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在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的融合發展和協同互促,必將為人類社會創造出更大的發展空間。融合進程不斷提速,信息技術同實體經濟的融合顯著加快,推動數字經濟日益發展壯大。滲透環節不斷加深,數智化已成為高效滿足經濟社會發展多層次、多樣化需求的重要手段。全新業態不斷涌現,新應用層出不窮,數智人、元宇宙等新模式在電商直播、體育賽事等多領域深度運用,不斷催生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
楊杰表示,中國移動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產業伙伴一起,持續推動5G、算力網絡、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融合創新,攜手構建高標準基礎設施、打造高品質信息供給、推進高水平科技創新、構筑高能級產業生態,為促進數實深度融合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第一,全面推進數智新基建。加大資源投入,持續建強全球領先的新型信息基礎設施,暢通全社會數智化轉型“大動脈”。一是重點打造感知領先的“雙千兆”連接。開展通感一體、無源物聯等5G-A技術試點,全面提升5G網絡感知。精準部署10G PON資源,全面提升端到端能力,打造高品質千兆寬帶網絡。二是重點構建融合統一的算力網絡。深化“4+N+31+X”數據中心布局,強化東西算力協同。加快建設超大規模智算訓練中心和邊緣算力,增強多元算力供給能力。推進算力光網布局建設,實現400G OTN省際骨干網絡商用,全力打造三級時延圈。三是重點加強連通全球的國際網絡布局。完善全球“路、站、島”布局,拓寬出海路由,推動優質產品和能力出海,快速提升國際連通能力。
第二,全面鍛造數智新服務。增強信息服務供給能力,讓人民群眾在共享信息化發展成果上有更多獲得感。一是做大全場景數智服務。豐富數智化生活,升級咪咕視頻、移動云盤、云游戲、超級SIM等特色產品,打造“人車家”端到端數智新體驗。支撐數智化生產,聚焦垂直領域,共推移動云、5G行業創新應用。促進數智化治理,加快數字政府、智慧城市、數字鄉村等成熟產品規模推廣。二是做優多形態數智服務。規模推廣5G新通話,打造更智能的通信體驗。創新裸眼3D、數智人、云XR等產品形態,創造沉浸式的感官體驗。豐富云手機、云高清、旺鋪算力主機等終端產品,升級視聯網應用,提供多元化的算網體驗。三是做強跨領域數智服務。加快5G消息、和家親、9 one平臺等向能力平臺升級,推廣“通信+終端”“通信+內容”“內容+科技”“能力+產品”等集成式服務,推動產業各方能力共通、優勢互補。打造數智服務“產品雁陣”,形成億級、十億級、百億級收入的產品體系,更好滿足需求、引領需求、創造需求。
第三,全面激發科創新動能。把科技創新作為構建企業核心競爭力、增強核心功能的關鍵抓手,面向“六大領域”實施“BASIC6”科創計劃(B-Big data、A-AI、S-Security、I-Integration Platform、C-Computility network、6-6G。),加快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一是引領算力網絡發展。推動全社會算力并網納管和集約高效利用,研發“算龍頭”,提供“一點接入、即時服務、多元異構、按需調度”的算力服務。啟動算網大腦試商用,全景呈現和靈活調度移動云全部算力、存力、運力和能力,支撐算網產業發展。前瞻布局量子云平臺、量子編譯器等領域,推進量子計算與經典計算融合。二是加速人工智能創新突破。深化“大算力、大數據、大模型”融合創新,構建涵蓋智算基礎設施、“1+N”通專結合大模型、X智能應用的核心能力體系。依托國資人工智能大平臺,強化開放合作,深度賦能千行百業數智化轉型,讓AI不僅會“作詩”、更要會“做事”。三是前瞻研發6G。推進5G-A技術產業成熟和應用創新,布局6G新材料、新工藝、新器件等關鍵環節,推動形成全球統一的6G標準體系,引領產業前瞻布局、加速成熟。四是推進大數據價值轉化。建優數聯網平臺,提供數據流通治理一站式解決方案,促進數據合規高效流通使用。豐富“大數據+”產品體系,推動數據從資源向資產、資本轉變。五是放大“能力中臺”賦能效應。打造國家級、產業級能力中臺,依托“AaaS+”行動計劃,推動更多優質能力“引進來”和“走出去”,使能力中臺成為賦能全社會創新、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載體。六是強化網信安全能力。建強網絡安全主動防御體系,打造一體化全程可信能力,在5G-A/6G、算力網絡、SIM認證等領域,實現內生安全突破,筑牢產業安全屏障。
第四,全面構筑產業新生態。深化創新鏈、產業鏈、價值鏈、資本鏈、人才鏈“五鏈融通發展”,引導集聚產業要素、優化產業布局、培育產業人才、提升產業能級。一是筑強創新鏈。完善協同創新基地布局,支撐產業伙伴研發合作、創新孵化、集群構建。升級打造5G創新聯合體,深入推進“聯創+”計劃,深化運用編隊作戰模式,產出一批硬核科技成果。二是融通產業鏈。推進產業鏈融通發展共鏈行動,全面升級“十百千萬”合作伙伴計劃,以平臺建設、機制配套、資源投入,助力產業高質量發展。推出“移動愛家”生態合作計劃、“移動優選”合作計劃,共同開拓智慧家庭、智能終端等重點領域。三是聚合價值鏈。投入百億級資源,推出百億產品研發計劃、百億權益領航計劃,成立新通話聯創中心、IoT生態合作聯盟等,與產業伙伴共推應用、共創價值、共享利益。四是用好資本鏈。完善“創新+資本”協同機制,借助“鏈長”基金、直投等手段,推進百億生態投資計劃,擴大戰略投資,強化新興產業投資布局,著力打造一批產研投用協同典范。五是建優人才鏈。集聚產業各方創新資源和人才資源,在重大科研任務中培養一流科技領軍人才和一流創新團隊。著力營造有利于人才成長的土壤環境,培育和引進“高精尖缺”海內外人才。
楊杰表示,數實融合發展需要產業各方共同努力,中國移動期盼與大家攜手共進、聚力前行。一是共聚數智科技力量,推進各類創新主體同向發力、協同聯動,合力突破一批決定性、樞紐性、通用性、前瞻性關鍵技術,培養一批高水平科技創新人才,形成一批科技成果轉化標桿項目,成就一批“專精特新”企業。二是共拓數實融合服務,依托“連接+算力+能力”新型信息服務體系,持續豐富面向生產、生活、治理場景的數智化應用,共同打造卓越產品、創新商業模式、開展應用示范,推動信息服務融入百業、服務大眾。三是共促全球產業合作,用好各類國際交流合作平臺,提升全球信息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水平,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的融合創新和演進升級,努力實現標準統一、應用互聯、能力復用、產業共進。四是共筑網信安全屏障,統籌發展和安全,在保障網絡和信息安全的同時,加強數實融合共生環境下的制度規則跟進研判和法律問題前瞻研究,共同打造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