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上海市第一批元宇宙重大應用場景需求公示,包含醫療健康、數字城市、課堂教育、商業運營、品牌娛樂、文旅出游和智能制造7個類別的20個場景,如瑞金醫院元宇宙智慧醫院、“元”上蘇河和寶鋼工業元宇宙。
上海市經信委官網1月11日發布通知稱,為貫徹落實《上海市培育“元宇宙”新賽道行動方案(2022—2025年)》,上海市經信委前期啟動了該市元宇宙重大應用場景需求“揭榜掛帥”征集。經過公開征榜、專家評審、需求厘清等工作,擇優形成了2022上海市第一批元宇宙重大應用場景需求列表。現張榜公示,面向國內外重點企業、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征集解決方案,促進供需雙方對接。
通知稱,揭榜申報主體包括從事元宇宙技術創新和應用服務的相關企業、高校、科研院所等,應具備獨立法人資格,對申請揭榜的應用場景項目擁有明晰的知識產權,信用記錄良好。鼓勵聯合國際、國內科研院校、重點企業合作揭榜。揭榜企業應明確牽頭單位,打好“組合拳”,以大企業帶領小企業聯合揭榜。通知還公布了揭榜流程。
通知附上的《2022上海市第一批元宇宙重大應用場景需求列表》列出了20個場景,包含醫療健康、數字城市、課堂教育、商業運營、品牌娛樂、文旅出游和智能制造7個類別。
這些入選場景是:上海瑞金醫院的元宇宙智慧醫院應用場景、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的元宇宙專科醫院、上海久事體育產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東體場館分公司的前灘東體元宇宙、上海張江(集團)有限公司的張江數字孿生未來之城、花木街道的社區元宇宙、上海長風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的“元”上蘇河。上海南湖職業技術學院的數字化產教融合虛擬仿真基地、華東師范大學的長江口綠色生態“之鏡”、百聯股份有限公司的世博源虛實交互新商業場景、上海南京路步行街投資有限公司的南步新樂元、上海上影電影制作有限公司的上海影視樂園、上海幻維數碼創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幻維數碼XR元宇宙虛擬數字片場、上海東方明珠廣播電視塔有限公司的“元”動明珠、中共一大紀念館的數字一大-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家園、豫園文化商業集團(上海豫園商貿發展有限公司)的大豫園元宇宙超級場景、上海老場坊創意產業管理有限公司的MetaCity迷塔城1933、臨港新片區管委會的滴水湖AI慶典廣場、上海飛機設計研究院的航空起元、寶武裝備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基于全連接及神經中樞的設備智能運維工業大腦建設和寶山鋼鐵股份有限公司的寶鋼工業元宇宙場景。
以下為部分場景介紹:
瑞金醫院:元宇宙智慧醫院應用場景
瑞金醫院的數字孿生院區通過數字孿生技術實現醫院在“現實世界”與“數字虛擬世界”間的精準映射。通過對院區、樓宇、樓層、房間、設備設施進行逐級全要素數字化和語義化建模,形成全空間一體化關聯的醫院數據底板。支持院內元宇宙實景第一、第三視角漫游。探索實現數字孿生醫院中對特定物聯設備的控制能力。
瑞金醫院還將打造元宇宙病房,通過床旁監護儀、可穿戴醫療設備、環境感知設備等病房設備物聯感知的接入,實現病房數據一體化管理和在元宇宙虛擬病房中的映射。實現基于VR的患者虛擬查房,對于采集的各類數據根據部位、病癥等特點實時顯示在患者形象上,結合電子病歷在元宇宙病房中形成臨床數據的統一分析能力,提升醫療的可及性。
此外,元宇宙患者服務也在規劃中。瑞金醫院將為患者提供元宇宙中的導診服務,并與診室、藥房等形成空間感知互動,指導患者有效獲取各類資源,如取藥、檢驗、檢查等。幫助患者在元宇宙醫院中實現互聯網醫療和藥品配送等服務。
寶山鋼鐵:工業元宇宙場景
寶山鋼鐵股份有限公司將打造鋼鐵業億噸級散料帶式輸送元宇宙場景,探索并研制以人為中心的流程工業元宇宙場景的3D建模、WEB圖形圖像引擎、智能終端、云計算、VR、AI及相關標準等技術,以鋼鐵業散料帶式輸送流程工業的大場景為切入點,集成并構建鋼鐵產線H-CPS工業元宇宙示范平臺,跨越時空實時呈現/復現/推演生產制造過程,加速工藝模型迭代,多維度多角度數字化表征運行狀態,觀測并揭示機理,降低設備故障,促進巡檢檢修少人化、人員本質安全及技術進步,實現設備遠程集中高效管理,引領鋼鐵業技術進步。
此外,寶鋼還將打造全真元宇宙熱軋工廠,建設沉浸式裸眼3D的虛擬現實熱軋工廠,在虛擬工廠內貫通數據服務器的實時數據及數學模型,基于高精度實際數據和1:1還原模型,實現熱軋軋制的生產過程還原;以數據為基礎的虛擬工廠空間與實體物理生產工廠,進行生產數據實時交互,生產工藝全程仿真,實現元宇宙空間內的虛擬物料在虛擬產線上的擬真生產,數據記錄對標。基于虛擬工廠空間,動畫還原生產現場數學模型,通過聯動動畫的仿真效果及仿真數據,反向還原及推演實體空間的數學模型的準確性和可行性;基于虛擬工廠空間,模擬生產,產生的生產過程數據,結合實體空間物理生產過程數據,進行實時生產數據對標、模型數據對標,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沉淀多維誤差,優化工藝模型,指導實際生產。
華東師范大學:長江口綠色生態“之鏡”
華東師范大學將結合元宇宙進行生態環保教育應用落地,以實現生態環境全天候感知,依托5G技術貫通崇明西沙濕地國家地質公園空天地一體觀測網,實現全天候無死角的野外場景可視化,供給參與者全天候環境要素感知。
該校將發展生態綠色發展互動認知,基于感知層數據深度融合、數據挖掘、過程模擬、AR/VR融合展示發布,發展面向參與者個性化探索的未來發展預測性的可視化;實現數據挖掘分析與機理過程模擬參與者自主性探究。
此外,華東師范大學還將實現智能化過程管理,構建5G支撐的教學/培訓/探索過程管理數據庫,對所有同步的各類涉及野外工作的異構學習信息進行智能分析。在5G高效傳輸技術的支撐下,實現多元異構數據的傳輸與集成;依托數字孿生技術的,現實環境的數字化模擬和環境未來發展的高效拓展,以滿足性能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