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國研大數據研究院與京東企業業務聯合主辦的“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研討會”在京舉行,國研大數據研究院發布了《數字化采購引領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對中小企業從采購切入數字化賽道,以數字化采購快速推動降本增效、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加速推進企業全面數字化轉型升級的發展路徑進行了深度研究,并對加強數字化采購引領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給出政策建議。
中小企業數字化發展需求迫切 數字化采購引領轉型路徑
近年來,我國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雖然取得了積極進展,但囿于各類資源限制,整體水平依然偏低。數據顯示,79%的中小企業仍處于數字化水平較低的初級探索階段。大部分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路徑并不清晰,并且面臨著資金、技術、人才等素資源不足、數據安全風險等諸多挑戰。
受國際環境和疫情散發等外部不確定性影響,中小企業的生存壓力進一步加劇,影響了中小企業的穩定發展。在這種情況下,不少中小企業很難有資源和精力繼續按計劃投入數字化轉型,導致數字化轉型進程放緩,部分企業甚至停滯。然而,由于數字化轉型在企業降本增效、提升風險防范能力等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的訴求反而越發緊迫。
對于中小企業來說,采購是數字化技術和服務最多的領域之一,調研數據顯示,數字化采購業務已覆蓋55.7%的中小企業,遠高于其他數字化業務覆蓋面。數字化采購不僅可以優化企業采購流程、提升采購效率、降低經營成本,更可以增強中小企業經營的靈活性,提升抗風險的能力,為中小企業在當前經濟市場環境下注入新活力。
數字化采購對中小企業加快數字化轉型起著重要的促進和引領作用。首先,采購是最多采用數字化技術和服務的生產經營環節之一,從采購切入數字化轉型賽道,更容易推動中小企業實施數字化轉型。其次,采購在企業供應鏈管理中處于核心位置,數字化可以自然的延展到更多的管理環節,有助于中小企業資源管理。再次,數字化采購有成熟的數字化平臺和技術為基礎,可以更好的增強大中小企業協同,加速中小企業發展。
報告指出,中小企業在產業鏈、供應鏈中起著穿針引線的重要作用。中小企業應強化數字化轉型頂層設計,及早布局、積極推動企業采購數字化,并由點及面、加速推進企業全面數字化轉型升級。同時,結合自身優勢,加強與大型企業數字平臺協作,實現“借船出!。
“研究機構通過和業界的合作,可以共同提升數字經濟的認知生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部長陳昌盛表示,數字化采購是數字技術擴散的新渠道,有助于推動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模式創新和協同合作,通過數字化采購,中小企業可以有一種新的切入機制。
清華大學互聯網產業研究院院長朱巖認為,數字化為中小企業的產業結構、商業模式、企業治理模式、服務模式等均帶來重大變革,政府及企業界要共同推動數據資產、信用體系等要素平臺的建設,大型企業要發揮自身作用推動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
構建中小企業服務長效機制 打造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模式
中小企業數字化采購核心要義不僅是采購流程的數字化,更要全面涵蓋企業服務的方方面面、打通多平臺的分散管理模式。京東企業業務以數字化采購作為突破口,推出了“快采購、輕管理、一站式”的數字化采購管理平臺,圍繞企業采購鏈條上的八大觸點,從選品、議價、簽約直至報銷、采購決策等服務流程,打造了“商品+服務”、“采購+管理”的一站式、全場景、全生命周期數字化采購服務解決方案。
針對企業采購前、中、后各個階段的不同痛點,京東企業業務通過數據能力、技術能力幫助中小企業構建從預算管理到采購分析的十大能力,實現了非標品物資標品化、線上流程自動化、采購網絡一體化、財務結算智能化及全流程采購體系可追溯,有效提升企業采購的決策效率、降低采購綜合成本,讓企業采購服務顯性化、加速化。京東的“數字化工作臺”能夠幫助企業實現在一個平臺上進行多場景的運營及管理,避免很多中小企業普遍存在的多平臺、信息分散、管理不集中的“孤島”現象。
由于疫情和國際形勢波動,穩定暢通的供應鏈對中小企業的重要性日益凸顯。作為一家以供應鏈為基礎的技術與服務公司,京東企業業務切實結合從生產到運營到服務三個核心階段的需求,基于一體化供應鏈服務能力,連接供需“雙端”協助中小微商家構建柔性供應鏈,通過一系列的“補鏈、強鏈、固鏈”舉措,有效提升中小企業的經營韌性。在生產端,布局C2M反向供應鏈,幫助商家縮短新品研發周期、優化生產、降低周轉成本和庫存風險、管控產品質量,保證商家生產端能夠精準、高效地運轉。在經營和服務端,通過數字化經營“錦囊”為商家提供流量鏈、資金鏈、工具鏈、服務鏈等權益,夯實企業的成長路徑。
2020年,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小企業發展促進中心與京東聯合發起“滿天星計劃”,從采購、運營、銷售等全鏈條切入,以“平臺服務+城市深耕”模式構建起面向中小企業的差異化服務體系,通過產業供應鏈協同創新,構建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新生態。自啟動以來,已經落地全國28座中小企業高濃度城市,服務超過120萬家中小企業。2022年京東進一步深化“一城一策”專項服務,走進北京、上海、廣州、南昌、珠海等地的產業園區,發揮供應鏈優勢,全面助力中小企業融通創新。
技術創新是企業發展的不竭動力,也是中小企業走上專精特新發展的必經之路。京東企業業務連續三年舉辦“創客北京”創新創業大賽專項賽事,搭建交流展示、項目孵化和產融對接的服務平臺,為中小企業融通創新資源、提供技術助力。同時,京東還開創了“創客合伙人”模式,為近千家創客企業提供產業協同、融合共創、助力經營、加速賦能等創客權益。在此基礎上,通過京東知產維權平臺、專利申請及保護等服務提高創業質量,為中小企業積累更多的科技資產、技術資產、專利等無形資產給中小企業高質量前行進行“資產”加碼。
過去八年,京東企業業務累計為800萬企業用戶提供了圍繞企業運轉高頻、高成本的“人財物事”等全場景的綜合服務,滿足從大型企業到中小企業的數字化轉型升級需求。未來,京東企業業務將繼續發揮中小企業服務長效機制,緊貼中小企業發展政策,持續聯動生態合作伙伴,深度共建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模式,為中小企業持續發展提供有效支撐,助力更多中小企業煥發新生機。
京東集團副總裁、京東零售企業業務事業部總裁李靖表示:“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是釋放大企業創新活力、激發中小企業創新潛力的一個有效渠道。未來京東緊貼中小企業發展政策,將持續聯動生態合作伙伴,鞏固當前服務成果,深度共建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模式,始終和中小企業站在一起,助力中小企業煥發新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