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時代,老年人不該成為“局外人”。
今年5.17世界電信和信息社會日的主題是“面向老年人和實現健康老齡化的數字技術”。國際電聯呼吁,利用ICT,制定數字政策和戰略,利用數字技術使老年人健康地步入老年。
夫孝,德之本也。中國人歷來提倡孝老愛親,倡導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當前,我國呈現出老齡化和數字化并行發展的新特征,疊加疫情影響,讓“老齡數字鴻溝”問題更加凸顯。不少老年人在使用科技產品時存在看不懂、操作難等困難,在購物、出行、就醫、社交、娛樂等社會生活各方面都遇到了一些障礙。
科技創新要以人為本。廣大ICT技術企業要發揮科技向善的力量,持續重視在健康老齡化方面的技術、服務需求。
讓老年人能用、會用、愿用新技術,產學研用各方力量正在凝聚。同時,國家也在加大資金投入,引導將5G、大數據、人工智能技術,更多用到醫療、康養、社區管理等領域。“電子證照 老年人證”、5G新通話、短號撥打出示健康碼/行程碼、5G和人工智能支持的機器人、內置無障礙功能的手機操作系統……一系列創新的信息產品和服務正在便利老年人的生活。
世界電信日到來之際,新華網聯合世界5G大會、未來移動通信論壇采訪了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世界工程組織聯合會原主席龔克,中國信通院院長余曉暉,中國老齡協會老年人才信息中心總工程師李強,中國移動研究院院長黃宇紅,高通公司中國區董事長孟樸,OPPO中國區總裁劉波,夕陽再晨公益組織發起人張佳鑫等院士專家、協會公益組織及中外企業代表,探討如何加強數字包容性,分享在推動數字技術服務健康老齡化方面的創新之舉。
數字技術發展速度快、迭代快,營造對老年人更加友好的數字環境,新技術要更多體現人性化,逐漸縮短老年人等不同群體和發達科技之間的距離。
疫情按下了數字生活“快進鍵”,讓老年人在數字時代不掉隊、不落伍,需要大家一起攜手,讓數字技術紅利不斷造福老年人。(文/凌紀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