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象網訊 海底光纜網是國際信息傳遞的主要載體。海纜項目建設,涉及通信傳輸、濕端產品、海洋勘查與設計、海洋工程及準證辦理等多項內容,不同海域的海洋氣候及地質條件不同,惡劣海洋環境對海纜系列產品和海纜工程質量提出了高可靠要求;海纜路由存在權屬沖突、生態保護、漁業賠補、港口與航道整治等各種協調問題,使海纜項目具有鮮明的獨特性和復雜性,國際海纜項目幾乎被日本、法國、美國的巨頭以海洋網絡通信EPC總包解決方案壟斷。我國大多海纜項目,國內運營商往往將設計勘測與準證辦理、海洋光網絡產品供應、海底光纜網絡施工等環節分項招標,各環節中間容易存在脫節,各分包商之間的協調工作較為復雜,面臨成本過高、項目周期過長等問題。
中國信科集團旗下烽火通信的海洋網絡通信EPC解決方案,集材料和設備供應、施工與項目準證辦理于一體,從系統設計開始,對產品的生產、系統集成、運輸、施工和準證辦理等各個環節進行統籌管理,大幅縮短交付周期、節省項目成本,在國內先后完成了鼓浪嶼—嵩嶼海纜工程、專網海纜工程等EPC總包項目。
速快辦理復雜準證、保護自然綠色施工、縮短50%工期的鼓浪嶼——嵩嶼海底光纜通信EPC工程項目
鼓浪嶼—嵩嶼海纜EPC總包工程工程現場施工
2017年,為緩解國家5A級旅游景區鼓浪嶼和陸地之間的通信流量壓力,廈門移動計劃建設鼓浪嶼—嵩嶼海纜項目。鼓浪嶼島內繁華,環島及周圍密布著港口、航道、碼頭、海堤、交越管線等各種基礎設施,使得項目準證辦理和施工難度大大增加;同時,鼓浪嶼海域臨近珍稀動物中華白海豚棲息地,涉及海洋瀕危動物保護,更是對項目提出了幾近苛刻的要求。如果將海底光纜工程的準證辦理、產品供應、施工等環節按慣例分包,預計項目實施周期將長達3年。為縮短工程建設時間,廈門移動采用了項目總包方式,烽火承接了該海底光纜EPC總包項目。
在桌面研究階段,烽火設計了合適的路線繞開白海豚保護區,并編制了中華白海豚影響專題評價報告,報農業農村部進行審批。除此之外,烽火在北京召集全國珍稀物種保護領域的專家進行全方位的評審,此舉開創了國家層面在海洋工程中,深入探討保護海洋珍稀物種的先河。烽火提前做好項目規劃,積極與國家海洋局、廈門市海洋與漁業局、廈門海事局、廈門港口管理局、廈門海洋珍稀物種自然保護區、廈門市鼓浪嶼—萬石山風景名勝區管委會等單位溝通法律和政策,解決相關利益方的協調問題,兵分多路并行辦理許可證和各種手續,同時有效組織項目通信產品供應和施工準備。歷時一年半,烽火即完成海域使用論證、環境影響評估、航道影響評價、通航安全評估等系列論證,順利拿到施工許可證,并克服困難將施工期選擇在深夜,減少了施工期間對過往船只和周圍游客的影響。施工過程中,噪聲影響監測團隊的專業系統監測顯示,中華白海豚及其活動區域均未受到工程影響,烽火圓滿的完成了項目總包任務。
克服惡劣海洋氣候影響及復雜海底環境困難,進行精準施工的專網海纜EPC總包項目
2020年3月,烽火承接專網海纜工程EPC總包項目。該項目海纜總長度超過100公里,為國內總包項目中罕見。烽火克服疫情,與時間賽跑,有序開展項目交付的準證辦理、產品生產供應和施工準備等各個環節。因疫情影響和準證辦理環節時間原因,2020年6月份才開始海纜施工的啟動,而此時已進入項目海域的臺風季節,氣候因素給施工帶來了巨大的不確定性。烽火高度關注天氣狀態,調用兩艘千噸級以上專業海纜施工船,增加施工船舶和施工人員的數量,利用臺風間隙窗口期連續24小時不間斷施工,在確保作業安全的前提下保證施工進度。項目海纜路由與其它多條海纜管線存在交越,烽火將已建海纜管線的路由坐標導入定位系統,安排潛水員到交越點海域進行實地數據復核,施工時對海纜加裝關節套管,施工后再覆蓋水泥聯排進行保護,解決了海纜路由與多條其它海纜管線交越的問題,確保原有管線與本項目海纜的安全。烽火在不足1年的時間內即完成了本項目的交付,獲得了業主高度認可。
EPC總包項目支撐——海洋勘測、海洋施工與海洋通信產品
為保證EPC總包各環節的順利開展,2020年10月,烽火與國家海洋局南海調查技術中心簽訂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充分發揮自身在海洋網絡通信EPC解決方案和海洋勘測領域的優勢,實現合作共贏。2020年10月,烽火與江蘇華西村海洋工程服務有限公司完成了合作簽約儀式,雙方共同出資成立烽華海洋工程裝備有限公司,培育專業的海纜工程團隊,打造擁有自主產權的海纜施工船——“豐華21”,該施工船舶的噸位超過7000噸,施工設備配置齊全、先進,每天可以鋪設超過100公里的海底光纜,進一步提升了烽火海底光纜工程施工和維護能力。
“豐華21”號海纜施工船
海洋通信系統產品是海洋通信網絡的重要組成部分,2021年初,烽火牽頭海洋通信領域重點研發項目——“超長跨距大容量海洋光傳輸系統研究與應用示范”項目,該項目將面向超長跨距海洋網的應用場景開展研究,提出信息量較大化調制編碼、高增益放大與光傳輸鏈路設計等關鍵技術,立足于自主研發的核心光電子器件和自主研制適用于海洋網的光傳輸設備,預期通過超長跨距大容量海洋光傳輸關鍵理論與技術研究、超長跨距大容量海洋光傳輸系統設備研制以及超長跨距大容量海洋光傳輸網絡工程應用示范三個方面,解決目前海洋網建設面臨的“光纖信道的單跨傳輸距離與容量提升”重大科學問題。該項目將采用自主研發的核心芯片、器件實現超長單跨距光傳輸系統容量不低于10Tb/s的突破,以填補國內超長跨距大容量海洋光傳輸系統應用的空白。
結語
烽火的海洋網絡通信EPC解決方案,實現了海纜項目的材料生產、施工、準證辦理等關鍵環節無縫對接,相關海洋網絡通信核心產品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所有產品可定制化,實現高度自主可控。2020年,烽火海洋EPC總包方案獲評人民郵電年度“ICT創新獎”——“優秀承載網解決方案獎”。烽火已逐步涉足國際海纜工程EPC領域,并已在多個國家和地區完成實施項目工程。未來,烽火將持續執行海洋通信領域科研創新的戰略,優化海洋網絡通信EPC解決方案,繼續助力我國和世界的海洋網絡通信網絡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