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象網訊(馬秋月/文)眾所周知,PON技術每一代演進,線路帶寬提升不低于4倍,鄰代PON規模部署通常間隔7年左右。如今,10G PON已規模商用,50G TDM-PON是10G PON后的技術發展方向,預計50G PON將在2023年開始商用。

50G PON預計將在2023年開始商用
2021年4月23日,50G PON國際標準正式在國際電信聯盟第十五研究組(ITU-T SG15)大會上決議通過,這標志著50G PON已經完成基礎功能的標準化,為下一步的產品研發和解決方案落地驗證吹響了號角。
工信部科技委常務副主任、中國電信集團科技委主任韋樂平日前透露,50G PON標準預計2021年完成系列標準第一版。
目前,10G PON的產業鏈已經成熟,主要體現在芯片、標準和光模塊上:在芯片方面,10G EPON&10G GPON對稱/非對稱 SOC芯片已ASIC化;設備廠家8口、16口0G GPON&10G EPON單板具備規模發貨能力。在標準方面,ITU的10G GPON非對稱10G/2.5G 2012年開始商用;對稱10G GPON 10G/10G 2016標準凍結、2017年開始商用。IEEE的對稱/非對稱10G EPON 10G/10G or 10G/1G 2012年開始商用。在光模塊方面,10G EPON對稱&非對稱PR/PRX30是主流發貨產品,已規模商用;10G GPON對稱&非對稱N1/N2a/N2和Combo Class B+/C+可規模發貨。
另據了解,50G TDM PON和10G PON的共存演進升級原則上都是采用波分共存技術,兩代PON系統的容量互不影響,支持通過更換ONU平滑升級,實現方式則可分為MPM雙模(內置合波組件)、外置合波兩種方案。
中國移動目前全面轉向10G PON系統能力建設,積極推動50G PON 技術和產業成熟,適時開展試驗驗證。中國移動通信研究院項目經理、高級工程師李俊瑋指出:現階段,中國移動持續提升有線帶寬能力,打造“端到端千兆”固網。“其中,PON網絡局端側OLT全面轉向10G GPON部署,支持兼容GPON的Combo模式;10G GPN+千兆網關+WiFi6,實現‘端到端千兆’固網能力。”
千兆光網發展步入“無人區”
隨著寬帶普及和提速深入,千兆家寬帶時代已經到來,超百兆帶寬已成為用戶套餐主流,數字化服務的連接基礎進一步增強。全千兆時代的寬帶價值正從連接帶寬為主的人口紅利向場景化寬帶的體驗紅利轉移,圍繞數字化服務和千兆體驗推進下一代智能光接入網演進。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技術與標準研究所所長敖立表示,千兆光網創新業務應用是全球性難題,特別是我國光纖網絡發展已在全球領先,在網絡應用領域的探索已進入“無人區”。特別是在業務應用創新、商業模式創新、技術支撐能力、產業支撐力方面面臨很大的挑戰。因此,加快探索千兆光網業務創新是推進千兆光網發展的重要工作。
“千兆光網和5G應用場景均加快由C端向B端延伸。當前5G面向B端的應用探索是熱點,行業融合應用正在加速推進;千兆光網應用探索相對5G較少,但也存在潛在多種應用,還需加快推進應用創新。”敖立說。
另外,目前10G PON技術產業成熟并已規模商用,特別是已經從家庭走向工業和垂直行業應用。隨著芯片/器件/設備等的逐步成熟,10G PON發揮光接入長距離、高速率的優勢,應用逐步從家庭帶寬接入向智慧園區、智慧城市、工業互聯網等領域擴展。
從千兆能力到千兆體驗,室內網絡達標成為主要挑戰
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有線MKT總經理衡云軍指出:從千兆能力到千兆體驗,室內網絡達標成為主要挑戰。
據IDC中國WLAN市場2020年Q3數據顯示:路由器Wi-Fi 4新增占比約3%、Wi-Fi 5占比約65%、Wi-Fi 6占比約32%。而來自中興ONU發貨數據:當前單頻Wi-Fi 4光貓發貨占比仍超過80%、Wi-Fi 4測速100%小于100Mbps。
另外,四芯5類線僅支持100Mbps以下速率,超50%網線質量不合格(2016-19年市場監督部門抽查結果),老舊路由器、網線、電腦終端等客戶側家庭組網問題。
“因此,現網百兆和老舊光貓占比仍然較高、現網存量光貓Wi-Fi可能成為測速瓶頸、家庭組網問題對網速影響較大。”衡云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