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象網訊 (計育青/文)2021年是中國“十四五”開局之年,各行各業未來五年的發展藍圖正式進入了部署實施階段。作為新型基礎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5G已經成為建設網絡強國、數字中國的關鍵節點之一,未來將直接影響到社會治理和經濟發展的數字化、智能化進程,因此5G產業任重道遠。
今年4月,3GPP正式確定了5G-Advanced技術演進目標,這意味著5G下一個五年的發展路線已經建立起來,全球5G競爭也將進入全新的時代。國內通信行業的行動很快,5月15日中國聯通與華為聯合舉辦了題為“5G新技術,產業新賽道,客戶新體驗”的5G-Advanced技術創新發布會,推出了智構新視界、智享大上行、智慧超感知三大“智慧”系列5G-Advanced方案,一舉成為了全球5G-Advanced技術和應用的急先鋒,同時也突出展現了中國5G產業在全球無可置疑的領先地位。
從最大到最強
中國之所以能在5G-Advanced領域先聲奪人,不但因為手握領先的5G技術,還因為背靠全球規模最大的商用5G網絡。由此積累的大量實踐經驗,讓中國5G產業在新技術開發和應用方面總能走在最前沿。
經過兩年的發展,中國已經建成了由82萬個5G基站構成的新一代移動通信網絡,用戶數也接近了3億。在此過程中,不但最先進、最實用的5G部署方案出現在中國,最令人驚艷的2C、2B業務和應用也都率先出現在中國,中國已經成為事實上的全球5G高地。
中國聯通的5G建設也在兩年間獲得了巨大的成就,通過與中國電信共建共享,建成了全球規模最大、帶寬最優的5G共享網絡。截至2021年一季度,兩家運營商共建共享的5G基站規模已經達到40萬站,覆蓋了全國所有地級以上城市和發達縣城。這張網絡實現了三個全球第一,即全球第一張大規模5G共建共享網絡,全球第一張200兆大帶寬的高性能5G網絡,全球第一張TDD+FDD混合組網的5G網絡。借助大帶寬優勢和先進的多頻段載波聚合技術,中國聯通5G網絡可以提供最大3.2G的下行峰值速率,對個人用戶和行業用戶極具吸引力。據統計,中國聯通5G套餐用戶在2021年第一季度已經超過了9000萬,5G行業示范項目也增至300多個。
在建成最大的5G網絡后,接下來要建設最強的網絡。“最強”并不僅僅指技術水平,還包括從運營的角度進行優化,確保用戶獲得最佳體驗、最理想的收獲,使得5G實現商業上的成功,形成“技術-運營-市場”相互支持、相互促進的正循環。畢竟網絡規模大小并不是運營商建設5G的目標,運營商真正期待的是贏得真正的商業上的成功,只有這樣才能讓市場、運營商乃至整個社會有更大的動力去繼續支持5G建設。
聚焦三個關鍵賽道
在普通消費者看來,5G與4G在體驗上的差異突出表現在網絡速率上,視頻即點即播、大文件下載瞬間完成。華為無線營銷副總裁朱慧敏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在通信行業看來,5G則蘊含著巨大的價值有待持續挖掘,這就需要新技術來開辟新的產業賽道,并通過持續的技術創新為新賽道提供不斷增強的支撐能力。

華為無線營銷副總裁 朱慧敏
對于個人消費者,尋求AR/VR等虛擬世界的交互是大勢所趨,人們希望借助網絡和技術手段來獲得全新的連接體驗。在行業領域,由于物聯網應用的發展,積累多年的十幾億連接需求可能會在短短幾年內增加到上千億,如此連接規模只有靠5G網絡來支撐。與此同時,不同行業場景對連接的要求也不同,比如智能交通領域需要低時延、高可靠性、低功耗、高精度定位等能力,高清監控、機器視覺等應用需要高速上行能力等,這些都對5G網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面向未來,5G要滿足消費者以及各行各業不斷增長的需求,需要逐步建立大上行、低時延、低功耗、高精度定位等能力,打造一個高性能、多用途網絡。”朱慧敏說。
基于此,中國聯通將5G創新集中到了三個關鍵領域:一是個人與網絡之間,向個人消費者提供大帶寬、低時延能力,服務于不同形態的XR虛擬交互等業務;二是物與物之間,向行業應用提供大上行能力,滿足城市監控、智能制造、機器視覺等領域的大帶寬上行需求;三是網與世界之間,以無處不在的網絡和服務支持各個領域的創新。
根據對上述三大方向的研究,中國聯通和華為共同確定了未來5G持續演進的三個賽道。一是“智構新視界”,主要針對用戶對XR類業務的實時交互需求;二是“智享大上行”,重點解決行業應用對高速上行能力的需求,致力于提供十倍以上的帶寬;三是“智慧超感知”,通過開發、開放5G網絡內生的精準定位和態勢感知能力,滿足創新業務對通信、定位、感知三方面的需求。
據朱慧敏介紹,中國聯通和華為將在未來開展戰略合作,共同致力于5G-Advanced技術的標準創新、方案創新,促進產業生態聯盟的合作,為消費者和行業客戶提供滿意的技術和服務解決方案。
5G持續演進達成共識
在很多人的心目中,5G剛剛商用2年,現階段討論5G-Advanced似乎有些過于超前。朱慧敏告訴記者,回溯移動通信發展史,十年一代已經成了定律,2年時間意味著5G時代已經走過了近1/5,因此現在考慮5G-Advanced正當時。另一方面,2G和3G之間有被稱為2.5G的GPRS,4G商用之前有被稱為3G升級版本的HSDPA/HSUPA,5G商用之前也有LTE-Advanced、LTE-Advanced pro等技術,因此5G在自己的時代里也不會一成不變。從5G到6G的演進過程中,通信行業需要通過持續的創新,為用戶提供更好的體驗,幫助各行各業發展新一代數字化基礎設施。
在全球5G標準的研發進程中,2018年6月完成的3GPP R15標準定義了5G新無線和核心網標準,為eMBB業務鋪平了道路;2020年7月完成的3GPP R16標準為一系列行業應用打開了通道。最新版本的R17標準將在R16標準的基礎上做進一步增強,預計會在2022年中期完成。上述標準雖然為5G部署、商用和行業應用的發展提供了便利,但總體上仍未達到5G的設計目標,因此通信行業還需要通過不斷創新來探索未來五年的5G演進路線,這也是3GPP在今年4月發布5G-Advanced演進目標的初衷。預計5G-Advanced的標準可能會在3GPP R18及后續版本中予以體現。
通信行業還需要通過合作探索和聯合創新,在實踐中探索實現5G-Advanced目標的關鍵技術和解決方案,強化5G對數字化經濟發展的支撐能力,同時在越來越大的范圍內獲得商業成功。中國聯通與華為此次發布三大“智慧”系列5G-Advanced方案,則意味著中國通信產業已經在這一領域占據了卓越的領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