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象網訊(馬秋月/文)雖然個人短信被IM軟件碾壓,但短信并未死,甚至呈現“水下的繁榮”現象。根據工信部公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全國移動短信業務量比上年增長18.1%,增速較上年下降14.1%;移動短信業務收入比上年增長2.4%,移動短信業務量收增速差從上年的33%下降至15.7%。

作為短信業務的升級,5G消息通過Chatbot(聊天機器人)以文字、語音、圖片、視頻、選項卡等多種形式向用戶提供個性化服務,實現了在消息窗口完成搜索、發現、交互、支付等操作的一站式業務體驗。因此,5G消息兼具OTT類應用的聊天、群聊、小程序,以及各類服務類APP的眾多功能。
目前,5G消息在國內已經進入現網部署階段,運營商正在進行試商用,終端支持覆蓋率也在提高,產業鏈尤其是一些行業應用領域對此十分期待。預計今年5G消息將會正式商用。
5G消息的現網部署已經全面展開
運營商關于5G消息的現網部署已經全面展開。早在2020年8月中國移動就啟動5G消息系統設備集采,采用虛擬化方式集中建設5G消息中心以及MaaP平臺設備,最高投標限額4.05億元。而在此之前,中國移動已經在9個省推出MaaP平臺、15個省推出Chatbot。
2021年1月29日,中國電信、中國聯通2020年5G消息平臺(RCS)建設工程聯合集中采購項目中標候選人公示,中興通訊和華為成為此次集采的中標候選人。
2020年11月,中國聯通5G消息在江蘇聯通無錫華東數據中心首呼成功,作為中國聯通規劃的兩大5G消息節點之一,江蘇節點未來將承擔12個省的5G消息業務。12月,上海聯通完成5G消息試商用平臺部署,并成功接入多個頭部行業應用。
2020年10月北京通信展期間,中國移動面向廣東、廣西、江蘇、浙江等15個省區市開放5G消息友好客戶商用。中移互聯網公司還特別開發了短信小程序,以基于 “短信 + 認證 + H5 小程序”的方式,滿足蘋果iPhone用戶對 5G 消息的體驗需求。

5G消息的商用的載體就是終端。在終端方面,三大運營商的定制終端基本實現了5G消息UP2.4版本全面覆蓋。華為、中興、OPPO、vivo、小米、三星、魅族、海信、聯想等終端企業正在推動5G消息全國商用。其中,安卓智能手機的主流品牌已升級5G消息UP1.0版本,華為EMUI8.1及以上全線支持、小米MIUI10.1及以上全線支持、OPPO已有多款手機入庫上市并啟動公版升級、vivo已有多款手機入庫上市。
產業鏈對于5G消息也很期待,因為運營商將5G消息的業務、計費和客服能力開放,通過面向手機終端、平臺運營商和生態服務商的標準網絡接口API,匯聚全量的金融、餐飲、工業、電商、旅游、政務、交通、媒體資訊、醫療等行業客戶內容和服務。目前,金融、保險、證券、電商、政務、社區、中小型企業等對 5G 消息有需求,因為這些都存在App安裝成本高、客戶使用頻率低等問題。當然,需要依托外部互聯網平臺的應用開發商也對5G消息持歡迎態度,因為這樣可以使客服流程全由自己掌握、客戶關系全歸自己所有、客戶流量全憑自己受益,5G消息將極大改善行業企業與用戶之間的溝通效率和體驗。
2021年1月26日,首家金融行業5G消息實驗室揭牌儀式暨中興通訊、銀聯數據戰略合作簽約儀式在滬舉行。該實驗室由金融數字化發展聯盟成員單位中興通訊和銀聯數據共同發起,雙方將發揮各自優勢,在5G消息的應用場景、方案研究及相關標準、課題申報等方面進行深度合作,加快5G消息應用的研發和商業化進程,共同打造5G消息行業應用示范。
面臨的挑戰
當然,5G消息給了產業鏈一個“大餅”,但是大規模商用路上還面臨一些挑戰。
首先,用戶對于現用的OTT應用已經形成使用習慣。例如微信、支付寶已經形成龐大的用戶群體,5G消息能否在社交和服務能力上撬動用戶,這是不確定的。
其次,終端的適配,前面提到一些手機品牌對5G消息的適配,種類和數量還是少。終端是一切商用的載體。
第三,跨平臺入口問題。如果要提升用戶黏性,適應更多場景,就需要支持跨終端適配的需求。
第四,關于垃圾短信和用戶騷擾問題。由于5G消息無須下載、注冊、登錄等前置操作,無須綁定手機號、收取驗證碼等動作,即開即用。拿微信為例:微信需要注冊添加好友才能互相發消息,但是5G消息無需注冊和添加好友,這就給垃圾短信提供了可乘之機。
第五,5G消息的主力還是企業,那么營銷信息的推送才不失衡,也是5G消息商用路上亟需思考并解決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