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飛象網訊(高靖宇/文)2021年是5G加速普及的一年,在快速部署5G基礎網絡覆蓋的同時,5G應用也進入規;l展新階段,為傳統產業數字化賦能,與垂直行業的深度融合,5G To B市場正成為新藍海。
5G網絡建設快速推進
作為全球5G建設的先鋒,中國更是通過實際行動交出了十分“亮眼”的成績單。數據顯示,截至今年10月底,我國累計建成5G基站129.1萬個,覆蓋全國所有地級以上城市市區、97%以上的縣區以及50%的鄉鎮鎮區, 終端連接數超過4.7億,用戶滲透率達到28.7%。
在解決5G網絡對鄉鎮和農村的覆蓋上,共建共享成效顯著。中國電信與中國聯通深入推進共建共享,截至目前,累計開通5G基站超64萬個,節約建設成本超千億元,建成全球首張、全球領先的5G SA共建共享網絡。繼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5G共建共享之后,中國廣電與中國移動簽署“5G戰略”合作協議,正式啟動700MHz 5G網絡共建共享,以高效集約方式加快5G網絡覆蓋。
隨著5G網絡商用的加快,運營商在5G專網領域積極開展應用探索,加快了5G專網以及以5G、數據中心、云為基礎的算力網絡建設。中國移動5G專網建設布局較早,2020年7月發布5G專網產品、技術、運營三大體系,推出5G專網“優享、專享、尊享”三種模式,2021 年又規劃了5G專網的技術體系2.0演進,截至2021年,中國移動已拓展452個專網項目;中國電信于 2020年11月發布5G定制網解決方案,提供“致遠”、“比鄰”、“如翼”三類定制網服務模式,截至 2021年中國電信已有超過360個定制網商用項目落地;中國聯通發布三款5G專網產品和兩款 5G專線產品:5G 虛擬專網、5G混合專網、5G獨立專網和5G智選專線、5G精品專線。三大運營商的5G專網業務根據不同客戶的需求,采取不同的服務模式,滿足了行業客戶構建安全可靠、性能穩定、服務可視的的定制化需求。
5G毫米波落地已近在眼前
在快速部署5G基礎網絡覆蓋的同時,5G技術也在快速的進步,特別是速率更快的5G毫米波技術,將推動5G在高清視頻、AR/VR、工業互聯網、車聯網等高性能應用場景下釋放潛能。
目前,中國的5G毫米波產業鏈已經基本成熟,具備部署和商業化的條件。在5G技術主要的基站方面,華為、中興、愛立信、中信科、諾基亞貝爾均已推出了毫米波基站產品;在終端方面,已有毫米波商用智能手機推出;而在芯片方面,高通、海思、三星、聯發科均部署了毫米波芯片。
今年7月13日,十部門聯合印發《5G應用“揚帆”行動計劃(2021-2023年)》,文中提出“加強5G頻率資源保障,適時發布5G毫米波頻率規劃,探索5G毫米波頻率使用許可實行招標制度,研究制定適合我國的5G工業專用頻率使用許可模式和管理規則”。這也預示著,毫米波的生態勢必會得到進一步的成長。
業內預測,2022年我國將有望發放5G毫米波牌照。可以預見,在今后幾年中,5G毫米波將是發揮及完善5G網絡和5G應用的一個重要方向。
5G應用“揚帆遠航”
2021年,5G的商用產品不斷落地,掀起了數字世界的新一波浪潮,5G To B市場正成為新藍海。
截至目前,全國5G應用創新的案例已超過1萬個,覆蓋22個國民經濟重要行業,工業制造、采礦、港口等垂直行業應用場景加速規模落地,已由最初的生產輔助類業務為主向設備控制、質量管控等核心業務拓展,是當前5G應用方案較為成熟的領域。數據顯示,截至今年6月底,制造業重點領域關鍵工序數控化率、數字化研發設計工具普及率分別達53.7%和73.7%。智能制造裝備國內市場滿足率超過50%。
隨著5G大規模應用普及,越來越多的人“走進”更加智能、便捷的5G生活。5G智慧校園等應用初具規模;超過600家三甲醫院開展了5G﹢急診急救、遠程診斷、健康管理等應用;增強現實導游、4K/8K直播等5G應用在信息消費領域快速發展;移動云、5G消息、超高清視頻、VR/AR、云游戲等新產品市場潛力逐漸顯現。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近日發布的《5G應用創新發展白皮書》也顯示,全球5G應用整體還處于初期階段,憑借超大規模市場基石,我國5G發展動力持續增強,5G應用正從“試水試航”走向“揚帆遠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