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象網訊(高靖宇/文)7月1日,由GSMA和中興通訊聯合舉辦的2020 5G SA峰會通過線上直舉行。中國電信集團科技委主任韋樂平分享了SA生態鏈現狀和最新進展,以及堅定推進5G SA的必要性。

任韋樂表示,從5G SA的網絡技術優勢來說,SA的網絡架構簡潔,能與4G現網完全解耦,而且易于共建共享,直接向目標網演進,避免了網絡的頻繁升級。同時,SA具有更好的上行體驗和更強的演進能力。
從5G SA的行業應用優勢來說,目前5G核心網已全面云化,可以基于統一的云基礎設施分布式、層次化、按需部署,更好地支持MEC等新應用。當然,5G的核心網不僅實現了全面的云化,還基于云的原生技術,實現了5G網絡的服務化與能力開放,可以更靈活地實現網絡切片等。
中國電信在業界率先完成了5G SA核心網商用設備整系統性能驗證,及5G端到端系統功能驗證及異廠商互通測試,將推動5G SA設備在功能、性能和多廠家組網方面具備商用能力,推動了5G SA產業鏈日趨成熟,為5G SA的規模部署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從芯片和終端角度看,5G芯片已經支持SA和NSA兩種模式。韋樂平指出,2020年三季度,即將能夠實現通過軟件OTA實現終端的雙模自動切換。截至2020年5月底,我國已有5G終端130余款,5G手機出貨量可達6000萬臺。預計到2020年底、2021年初,5G手機價格有望降到1500元以下。
在韋樂平看來,5G SA生態鏈已基本成熟。
5G SA蘊藏著新機遇,同時也伴隨著挑戰。韋樂平認為,當前5G SA所面臨的挑戰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5GC網元虛擬化部署帶來的挑戰。5GC網元虛擬化帶來NFVI集成復雜、性能保障、運維排障困難等調整,同時,容器的生態化也在快速演講發展中。
二是功耗過高帶來的挑戰。按照單基站的單頻點半載比較,5G功耗是4G的3.5倍。
三是碎片化垂直應用帶來的挑戰。運營商需要理解垂直應用的多樣化需求,并將其轉化為對網絡、平臺、終端的要求。
四是網絡安全的挑戰。新技術帶來的核心網開放和云化、網絡切片、服務化新架構等,都會帶來新的挑戰;從業務模式來看,計算能力的下沉(如MEC)、網絡能力的開放以及共建共享等都會對帶來安全挑戰;此外,新特性的引入,例如超大流量、超大連接、超大低時延等,
五是供應鏈安全問題。目前我國的高端器件、電子設計自動化軟件(EDA)、知識產權核(IP Core)、先進芯片制造技術等關鍵領域都是短板,需要大力發展。
“5G SA發展需要開放的生態體系,云網邊協同優勢,可以加快5G與垂直行業適配,加強跨行業合作,推動5G賦能垂直行業。”韋樂平表示,中國電信致力于推動5G SA高品質行業應用,相信在行業共同努力下,5G SA一定會健康發展,真正為社會帶來其潛在的巨大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