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工信部日前召開的“攜號轉網”服務監管電視電話會議透露,當前全國“攜號轉網”服務總體平穩,申請服務的用戶量快速上升,已為940萬人次提供了“攜號轉網”服務。
中國手機用戶已經16億,可快一年的時間過去了,轉網率卻不足0.6%,著實出乎很多人意料。實際上,這才是正常的市場。
攜號轉網政策是好政策,至少給用戶了選擇權,但是,有多少用戶需要和使用這種選擇權,就是另外的問題。
攜號轉網應者不多,主要原因可能是以下幾點:
1、一部分有強烈攜號轉網需求的用戶在政策推出之后不久就已經基本釋放完畢,接下來的用戶使用這種業務的迫切性不強,以后只是一種可自由選擇的權力而已,并不著急用。
2、運營商的離網率也就在不到千分之七的水平,攜號轉網的需求可能也就在這樣的水平之上,所謂的中國用戶深受運營商壟斷之苦是胡扯。
3、運營商們都加強了用戶保有工作,提高客戶體驗和用戶滿意度,這部分工作起到了效果,用戶沒有必要轉網。
4、運營商之間的服務差異有限,價格差異也不大,用戶轉來轉去的沒啥真正的實惠得到,也就逐漸冷卻了不安分的心。
5、今年以來受到了疫情影響,都不太愿意出門辦理,社會熱點也不再關注,攜號轉網變成了歷史性的存在。
與之形成鮮明對照的是,運營商的5G套餐用戶數在激增。 6月19日,中國移動發布相關數據稱,目前中國移動的5G資費套餐用戶數量已突破5000萬。而截至4月底,中國電信的5G資費套餐數量為2170萬。媒體紛紛預計,加上中國聯通的 5G套餐用戶,實際上已經破億。
如果攜號轉網政策早退出十年,肯定會是對運營商構成很大變革的規則,但面對5G即將到來、智能手機普遍雙卡雙待的情況,攜號轉網只能成為一種有人喝彩卻少人理睬的好政策了。
據一些媒體報道,運營商們曾在某一天集體系統出問題,辦理不了攜號轉網。實際上,這也很正常,系統故障誰都有,并非是某些律師所陰謀論的“運營商系統那么好怎么可能出故障”,另外,如果假設三家“合計好”都出故障,就表明這個政策根本就是大家都不歡迎,政策本身有問題。
不過,話說回來,攜號轉網總是一種自由選擇權。作為用戶,我可以不用,但我應該保留能用的權力,這就足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