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裹挾了5G、人工智能、大數據等創新技術的新基建洪流,正在奔涌而來。這股洪流,將會成為面向未來十年,打造互聯數字世界賦能社會經濟形態的重要基礎。
正所謂“舟楫之利,以濟不通,致遠以利天下”。以5G為船,合作為槳,新基建洪流可以沖破行業、產業與區域,甚至人與人、人與物之間的數字鴻溝,推進實現2030年人類社會的目標:增長、包容、可持續、創新及合作。當然,這也是2020年世界電信日主題——“連通目標2030:促進全球電信/信息和通信技術發展(Connect 2030: ICTs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的重要初衷。
諾基亞貝爾長期秉承5G共贏的思維,利用開放合作的產業生態,以5G+工業互聯網、數據中心建設、網絡可持續發展“三個重點”,擅“舟楫之利”推進新基建進程。這三個重點,面向2030年,不僅可以實現網絡運營的智能化可持續發展,而且還能夠因勢利導,為行業和產業構建起一個以全球化標準為基礎的生態系統,進而推動全社會的數字化轉型步伐,轉變經濟增長方式,不斷提高經濟發展質量。
如今,在國內,諾基亞貝爾已經橫跨運營商、制造業、互聯網等不同行業,實現了充分的技術共享交互,并發布了數項與合作伙伴聯合研發的5G成果與應用,持續助力中國5G生態系統建設和發展,通過5G這個重要通路為新基建發展賦能。
中國是全球數字經濟發展的重要先導國家,也是制造業強國,這為施展5G合作的“舟楫之利”提供了重要的發揮空間,也使得新基建可以基于此有條不紊地開展進行。同時,廣泛開展的5G行業、產業應用,也會為中國在全球化數字經濟合作中奠定良好的商業基礎。作為國際標準制定的參與者和中歐合作的推動者,諾基亞貝爾懷揣充沛的海內外合作經驗,能夠借5G合作“舟楫之利”這條順暢通路,讓全球共享數字經濟建設成果,“致遠以利天下”,真正讓ICT技術為全球互連鋪路,達成“連通目標2030”,從而使得全人類能夠從新基建這一長期發展主題中收獲共贏。
——諾基亞大中華區總裁、諾基亞貝爾首席執行官 馬博策(Markus Borche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