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象網訊 (計育青/文)2020年是中國5G商用發展的關鍵期,5G網絡部署、生態建設、行業應用等都將開啟新的篇章。作為2020年GSMA中國周線上特輯的一部分,GSMA近日特別舉辦了“2020中國5G發展”系列報告分享會,介紹了GSMA對中國5G現狀和未來的最新觀察。
中國穩居全球5G領導地位
在分享會上,GSMA大中華區總裁斯寒表示,中國是全球首批推出5G服務的國家之一,而且由于中國運營商和企業積極探索5G應用,消費者的熱情也日益增長,這些都使得中國穩居全球5G領導地位。
“預計2020年中國在全球5G連接中的占比將達到70%,2025年5G在中國的滲透率將增至近50%,與韓國、日本和美國一道成為該領域的全球領先者。”斯寒說。
中國消費者對5G的熱情也給斯寒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對于5G的優勢,中國消費者普遍比其他地區的消費者更樂觀,對創新的服務和新的終端抱有更高的期望。此外,相對于美國、日本和歐洲用戶,中國消費者愿意更早使用5G。事實上,全球現有的5G智能手機中多數都是中國品牌,中國消費者也非常樂于換用新的5G終端?梢灶A見,中國將成為全球最大的5G消費市場,2025年中國將擁有超過8億個5G連接。
5G除了能夠提供更高的速率之外,網絡切片、邊緣計算和低時延等特色一直被認為是最大優勢,不過這些優勢還沒有得到全球企業用戶的廣泛認可,很多企業甚至認為4G就“足夠了”。但中國企業的反應要更為積極,本地運營商與企業客戶的前期合作和試點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在此次分享會上,GSMA還與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聯合發布了《中國5G垂直行業應用案例報告》,報告中精選了15個5G在各行各業的成功案例,展示了5G在中國工業制造、港口物流、交通出行、醫療和教育等各個領域的實踐和探索。
與GTI攜手呼吁給予更多政策性支持
不久前,GTI攜手GSMA聯合發布了《5G時代移動產業可持續發展政策報告》。報告呼吁,各國應借鑒中國、韓國等5G先行國家經驗,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通過加速全球5G發展來促進移動產業可持續發展。比如,中國采取的5G頻譜前三年免費、后三年優惠的政策,已經被沙特、泰國等國家學習并采納,大大減輕了運營商前期5G建網的資金壓力。
斯寒表示,GSMA與GTI一直保持著良好的合作關系,圍繞產業發展與促進等議題開展了卓有成效的長期合作。針對中國5G的未來發展,雙方也進行了一系列合作研究。GSMA建議,從政策角度出發,中國保持頻譜政策上的激勵,減免即將頒發的毫米波頻譜占用費,會對5G發展更為有利。此外,GSMA建議中國在規劃毫米波頻譜時,把26GHz和40GHz這兩個5G毫米波核心頻段留給運營商,盡量保證每個運營商獲得1GHz帶寬的連續毫米波頻譜;采取政策性措施,幫助運營商解決用電成本高居不下的問題;積極引導運營商騰退舊制式網絡,為5G建設提供充裕的空間;推動地方政府免費開放更多公共站址和天面資源,從而降低5G部署的難度。
最后,部分國家將頻譜分配給企業,由企業建設自用網絡,GSMA認為這樣可能會導致頻譜分配的碎片化,降低頻譜使用的效率。GSMA建議將頻譜統一分配給運營商,以運營商為主體搭建5G網絡,向企業客戶提供服務。
引領獨立組網應用前沿
斯寒表示,來自政府的支持性政策對5G的發展非常重要。事實上,正是在國家的大力支持下,中國運營商在5G獨立組網(SA)的應用探索方面占據著領先地位。斯寒表示,這有利于中國運營商充分發揮5G的技術優勢服務企業客戶。
相比于NSA模式,基于獨立組網(SA)模式搭建的5G網絡才是“完整版”,能夠充分發揮5G的技術優勢。由此帶來的網絡切片技術能夠對不同企業、不同業務的流量進行隔離,提供差異化的質量保證,邊緣計算技術能夠在保證高速、低時延的同時提高安全性。此外,新的網絡架構還能夠根據企業需求,對網絡能力進行快速迭代和靈活配置,真正滿足企業客戶數字化轉型對通信網絡高性能、低延遲、強安全、高可靠和靈活可配置等方面的需求,進而推動運營商從服務個人向服務“個人+企業”轉型,從提供單一的連接服務向提供全方位、多角度服務轉型。
GSMA最新發布了《5G獨立組網驅動應用案例集》,向全世界介紹5G獨立組網的成功案例,闡述5G獨立組網的優勢和價值。此前,以中國電信為小組主席的GSMA特別工作組曾聯合全球二十多家領先企業,共同制定了《5G獨立組網部署指南》,為全球運營商部署5G獨立組網提出了建議。
斯寒表示,中國在5G生態建設方面得發展也非?。中國擁有全球最大的數字消費群體、大規模工業領域和巨大的經濟體量,各個領域都涌現了大量初創企業和創新公司,GSMA也為此做出了自己的努力。2019年9月,GSMA聯合12家投資機構和行業單位共同組織并發起成立了5G創新與投資平臺,旨在聯合全球移動產業的資源優勢,依托移動通信行業內多家領先投資機構和行業、學術領袖,圍繞AI、物聯網、邊緣計算、云計算、大數據、網絡技術、安全、終端與應用等挖掘優質創新企業,對接創投資本,推動5G應用的商業化落地。
5G新基建與經濟發展相互促進
2020年,中國提出了“新基建”計劃,而5G建設是其中的重要內容,斯寒認為這是非常有遠見的措施。5G是數字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核心推動力之一,是賦能個人、社會以及各行各業推進數字化、智能化轉型的關鍵。通過推動5G基建,可以有效帶動經濟發展、就業等。
除了移動產業本身,移動技術對各行各業所生產力和效率的提升也做出了巨大貢獻,GSMA多年來發布的一系列報告對此有清晰的展現。僅2019年,移動產業就為中國貢獻了5.34萬億人民幣的經濟增長,占到了GDP的5.4%,同時還有280萬個直接就業崗位、370萬個間接工作崗位。
斯寒表示,2019年是中國5G商用元年,截至2019年底,中國的5G連接數已接近500萬,預計2020年中國5G商用規模會有一個大的飛躍。到2020年底,中國在全球5G連接中的占比將達到70%,超過其它所有國家的總和,中國將擁有全球最大的5G消費市場。
在5G技術的引入方面,中國不僅會在5G獨立組網(SA)方面領先世界,在垂直行業應用領域進展迅速,在毫米波通信方面也非常積極。斯寒表示,毫米波頻譜是實現5G超高速和超低時延應用的關鍵,對5G工業、交通等行業應用至關重要,2020年中國將推進毫米波頻譜規劃,這將是全球5G產業關注的焦點。
對于2020年,GSMA認為5G建設可以重點關注兩個方向,一是進一步開發基于R15版本的網絡應用,現階段主要是充分利用5G超寬帶能力,發展高清視頻/圖像直播、AR質檢維護、VR培訓等功能;二是全球受新冠疫情的影響,人們的工作、生活方式正在發生改變,預計基于5G的醫療、教育、物流和工業制造的行業應用發展會比較快。
5G建設的重要性和迫切性顯露無疑
在最近抗擊疫情的行動中,5G建設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得到了充分的體現。遠程會診、遠程探視、機器人檢測等5G應用,為醫護人員提供了很大的幫助,而5G與熱成像系統、視頻監控系統的結合,在疫情追蹤和防控中也發揮了重要作用。這些讓人們看到了5G在醫療、物流、制造、服務等行業的應用潛力,深刻體會到了5G在行業數字化轉型中的巨大價值。
斯寒表示,新冠疫情短期可能會影響5G招投標、設備運輸、網絡建設等工作,但長遠來看,會讓人們認識到5G的作用,對5G未來的快速發展是有利的。在中國,人們已經就加速發展5G達成了廣泛的共識,歐美等國家采取隔離措施后出現了網絡質量問題,有望帶動全球5G建設加速!爱斍5G仍處于起步階段,隨著越來越多的客戶切身體會到5G的優勢,就會有越來越多的客戶選擇擁抱5G!彼购f。
GSMA預計,2020至2025年間,中國運營商在移動市場方面的資產支出將達到1800億美元,其中90%將用于5G網絡建設。在運營商的積極推動下,2025年中國5G的使用率將增至近50%,與韓國、日本和美國一道成為該領域的全球領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