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象網訊(馬秋月/文)近日,工信部分別向中國電信、中國聯通、中國廣電頒發無線電頻率使用許可證,同意三家企業在全國范圍共同使用3300-3400MHz頻段頻率用于5G室內覆蓋,這意味著三家企業將開啟5G室內覆蓋共建共享。

5G室內共建共享開啟
據了解,將公眾移動通信頻率資源同時許可給多家企業共同使用在我國尚屬首次。至此,5G室內共建共享開啟。只是這次又多了一個廣電,不得不說,在5G建設合作路上到處可見廣電的影子。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中國移動并不在此列,因為在分配的5G頻段中,中國移動2515MHz-2675Mhz(160M)和4800MHz-4900MHz(100M)用于5G建設。
2017年11月15日工信部發文明確:3300-3600MHz和4800-5000MHz頻段作為5G系統的工作頻段。其中,3300-3400MHz頻段原則上限室內使用,此次三家企業就是共享3300-3400MHz頻段頻率。
毫無疑問,共建最大的好處就是能夠降低網絡基礎設施建設和運維成本。三家企業將通過共建共享5G室內接入網絡的方式不斷降本增效,提高服務水平,增強企業競爭力。
這也是繼電信聯通宣布5G網絡共建共享后,又一次在5G室內覆蓋上采取共建共享的方式。
去年,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宣布共建共享5G網絡:采用接入網共享方式,核心網各自建設,5G頻率資源共享。雙方聯合確保5G網絡共建共享區域的網絡規劃、建設、維護及服務標準統一,保證同等服務水平。截至2019年12月,電信聯通開通的共享基站數量已超過2.7萬個。
5G時代85%的應用發生在室內
有研究預測表示:4G時代70%的業務發生在室內,5G時代室內場景占比只會更高,預計能達到85%。2019全球移動寬帶論壇期間,華為聯合香港電訊(HKT)、全球移動供應商協會(GSA)聯合發布《室內5G場景化白皮書》,其中也指出:相比4G,5G 的業務更加豐富,行業邊界也不斷擴充,未來將會有超過80% 的數據業務發生在室內。因此,室內網絡已成為5G移動網絡的高價值核心,要加大室分建設的力度。
但是,5G時代室內作為一個非常重要的應用場景,投資和建設規模都非常大、建設規格要求也非常高。
與此同時,4G時代,三大運營商的室分存量本來就很高,對此進行升級改造的難度也很大。在這個基礎上如果繼續各自建設室分,那么天線的點位空間就不足了。
像商場、火車站、機場、地鐵以及體育館等大型場館,都是5G室內覆蓋的重點場所,在這高密度連接需求場所進行共建共享,既能節省投資資源也能充分利用天線的點位空間,還能提升用戶的體驗。
華為表示:在室內5G 網絡建設過程中,建議運營商采用全場景、全系列的室內數字化產品,滿足5G大容量、低時延、高性能需求;通過統一的數字化集成部署平臺,實現流程化作業驅動、數據打通、IT 化作業、可視化進度與質量管理,提升端到端部署效率和質量。
5G賦能千行百業需要5G室內深度覆蓋
未來5G將賦能千行百業,成為產業轉型升級的加速器,將使得所有的傳統行業擁抱互聯網,互聯網將走向所有的實體經濟。
正如前面所說,5G時代85%的應用場景發生在室內。為了實現5G賦能千行百業,就必須進行5G室內深度覆蓋。
在眾多行業中,比較火熱的就是工業互聯網、智慧醫療等。當然,這些場景大都是發生在室內的。
依托5G網絡,遠程醫療的優勢漸漸體現。最近在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期間,云南昆明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通過5G網絡平臺+遠程醫療,成功為一名遠在云南保山市人民醫院的66歲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開出智慧醫療治療方案。
在這次抗疫過程中,人工智能機器人也顯示了獨特優勢,為了減少接觸避免交叉感染以及減輕醫護人員的工作量,中國移動為武漢協和醫院和同濟天佑醫院捐獻了5G云端智能機器人,可以在醫院大廳導診、宣傳防疫知識、完成清潔消毒任務。
工業互聯網是5G應用的典型場景。目前,世界各國紛紛加快推動5G應用,工業是重點領域。當前,我國5G和工業互聯網均實現與主要國家同時起步、同步發展。
5G支撐應用場景由人人互聯到萬物互聯,由移動互聯網向移動物聯網拓展,可滿足海量信息采集、大數據處理和遠程控制等需求,大量數據的收集和處理將逐步縮小技術差距帶來的產品和服務差異。而工業互聯網涉及海量信息采集、大數據處理和遠程控制等需求,這所有的前提是要有一個穩定可靠的5G室內覆蓋。
最近,印象比較深的一個視頻是:韓國MBC電視臺一節目組為了讓一名3年多前痛失7歲女兒的媽媽不再只有悲痛回憶,利用VR技術幫助母女“隔空重逢”,讓人不禁潸然淚下。
這就是VR技術給人們帶來的好的體驗。其實,VR產業發展較早,但是受制于網絡、終端以及產業鏈等因素,一直沒有得到規模化發展。隨著5G商用,5G的大帶寬和低時延特點可以完美適配VR和AR高清畫面和內容交互的需求,實現產業發展的突破。或許,隨著5G的發展,VR應用也會帶給人們更多前世今生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