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象網訊 日前以“5G改變世界,5G創造未來”為主題的2019世界5G大會在北京亦創國際會展中心開幕。會議邀請海內外5G領域的運營商、通信廠商、相關行業中龍頭企業以及著名的專家和學者,交流分享5G領域的前沿技術、產業趨勢、創新應用。在“5G+超高清視頻高峰論壇”上,華為公司戰略部總裁、中國超高清視頻產業聯盟理事長張文林先生發表了題為《5G+AI,助力視頻產業升級》的主題演講,分享和展望了高清視頻產業與5G和AI相結合所帶來新景觀。
以下為張文林先生演講主要內容:

超高清產業發展既有空間也有重任
中國的超高清產業進入快速發展期,視頻技術正經歷從高清向超高清的演進,不僅了帶來芯片、顯示面板、視頻制作設備、存儲設備、網絡傳輸設備、終端整機等電子信息產業鏈各環節產品的升級換代,還將大幅提升數據的流量價值,驅動以視頻為核心的行業數字化轉型。隨著這一系列產業鏈的成熟,4K超高清已經大量進入我們的生活娛樂與商業生產。
作為中國超高清視頻產業聯盟理事長,張文林先生首先回顧了中國超高清視頻產業聯盟自立以來產業可喜的一面:在央視去年強勁的拉動下,4K頻道播出了,廣東也有一套,而且央視還在積極籌備播出更多的4K頻道;在內容上,四川引入了法國一個以互聯網社區的方式招募全球所有的自然和生物多樣性愛好者,去拍攝4K/8K視頻。接著他客觀的指出,相比于全球總共177個4K頻道來說,中國仍然剛剛起步,在超高清產業發展上還有很多路要走。
首先在業務層面上,還有很大的空間。對于超高清視頻來說8K將會成為主流,就VR而言,6K甚至12K是未來的大趨勢。特別是隨著5G的出現,大帶寬、低時延可以為業務帶來新的飛躍,這些目標并不遙遠。其次,在產業意識層面還有所欠缺。張文林先生一語中的,這是因為對技術和產業的判斷以及自身的定位,對商業模式和價值的實現上,超高清產業還處于猶豫和迷惘的時期。實際上以當前網絡技術的完備程度,面對中國如此巨大的市場和充滿希望的產業環境,我們應該有更大的信心
體驗是新的價值變現的核心
超高清視頻走進大眾的生活,為消費者帶來更廣的色域、更高的幀率,以及更多的動態范圍和細節。在內容還不算豐富的今天,以不收費、少收費的手段來培育市場固然重要,而著眼未來我們更應關注內容的精致程度,以極致體驗支撐健康的商業模式。
張文林先生提出,客戶的消費層次已經到了可以接受品質提升帶來價值的階段。韓國利用家庭影院創造規模可觀的線下影院市場,消費者愿意付出與影院相當的成本在遠程更好的環境下享受視聽盛宴。這不僅對于影視行業有巨大的吸引力,同樣也可以讓寬帶運營商獲得更大的收益。而劇院、演唱會、體育賽事直播,只要具備逼真感、現場感、浸入感這些體驗元素,都有廣闊的前景。
韓國是5G商用和超高清視頻業務的先鋒,VR在LGU+等運營商的推動下,已經在韓國形成了比較完整和成熟的產業鏈,用戶使用和付費的意愿都很積極,對產業界形成了很大的拉動。在歐洲,德電引入4K頻道和相應的套餐受到用戶的歡迎,帶來IPTV用戶數增長7%,視頻收入增長9%的效果,對于目前日漸低迷的電信業市場是一個了不起的突破。
張文林先生表示:我們在變現模式上還要多加思索,消費者需要的是,在健康的商業模式下創造出更多的內容、更優質的資源,以極致的體驗承載商業價值。
5G帶來全新業務體驗:新連接、新架構、新媒體
新聯接、新架構、新媒介,這是華為對于5G超高清整體的理解,張文林先生闡述。
5G的新聯接讓視頻拍攝更加靈活,不僅為觀眾提供了更多的視角,也讓很多花絮內容的拍攝更加便捷。今年春節聯歡晚會的幾個外場、國慶大閱兵、武漢軍運會,都在直播過程中引入了5G技術,多機位、移動機位的拍攝給觀眾帶來的現場感更加強烈。
5G新架構帶來最大變化就是邊緣計算、切片管理。VR重度游戲要實現用戶良好交互,必然要進行實時渲染,這時就要快速放在離用戶越近的地方部署邊緣計算設備來分擔主要的渲染。華為即將推出的VR眼鏡,由于使用了手機端的算力,大大降低了重量和成本,使得VR眼鏡可以真正像穿戴設備一樣便攜。
還有就是新媒體,未來大量的內容都會以超高清作為主要承載方式,適應快節奏和豐富的現代生活,5G的高帶寬也將使高清視頻的情感溝通和傳播發揮更大的作用。
張文林先生還列舉了華為5G實現的四類5G高清視頻業務。第一是5G超高清回傳,通過5G回傳技術方案能行成各種活動直播的快速部署;第二是5G+自由視角,用戶可以在5G手機屏幕操作,轉換任意視角觀看節目的精彩的瞬間;第三是5G+多視角,利用無線連接設置靈活的機位,為觀眾提供豐富的觀看角度。;最后一個是5G+視頻云服務,未來很多能力都會放到云端,通過5G的實時連接隨需獲取。
AI和多樣性計算平臺保障業務行云流水的體驗
除了5G的聯接能力,計算和云架構的性能也要統籌考慮。張文林先生表示,其實媒體領域這么多年的發展,遇到最大的瓶頸還是算力成本如何降的更低,然而隨著人工智能的出現,隨著視頻內容越來越多元化,現在的計算架構已經成為一個巨大的瓶頸。原來僅基于X68+GPU這個架構是不夠的,無法應對大量的媒體內容的增長。華為提供采用多核架構、矩陣運算的鯤鵬多樣性計算平臺,可以對算力水平和能效水平做到很大的提升。
同時,依托華為的昇騰AI計算平臺構建的人工智能的芯片,也實現了底層架構的突破,可以形成一個云、邊緣和網絡總體協同的基礎架構。在這個架構之上,可以高效率、低成本、快速度處理我們視頻相關的需要。尤其像智能分析、圖像識別、云VR,還有字幕生成、廣告替換、自動創作等應用是未來視頻領域的主流。以前需要依靠人工操作,現在可以基于人工智能來輔助完成。
華為聚焦“根技術”,助力產業繁榮
在超高清視頻產業鏈中,華為正在為采、編、播、傳、顯等各個環節貢獻力量,為超高清產業打造極佳視頻體驗的ICT基礎設施。張文林先生總結:我們發現媒體產業里面有很多底層根部的技術非常關鍵,華為致力于對“根”技術的研究;同時積極探索應用多元和開放的技術架構提升效率、系統性降低成本,與合作伙伴一起推動產業聯盟布局技術、產品、服務和應用,形成協同發展的良好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