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象網訊(趙志偉/文)12月22日消息,隨著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興產業快速發展,數據中心作為重要的信息基礎設施,開始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根據信息通信研究院的統計,我國IDC產業近幾年增長的速度超過了30%,2016年國內IDC市場規模達到了714.5億元人民幣,并呈現出規;⒓谢、綠色化、布局合理化的良好發展態勢。如今,全國新建超大型、大型數據中心一半以上靠近能源充足、氣候寒冷的地區,總體PUE(能源使用效率)水平已有較大的改善。
在昨日的“十二屆中國IDC產業年度大典”上,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黨委書記、副院長李勇表示,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是工業和信息化部直屬的科研事業單位,多年來一直秉承國家高端智庫、產業高端發展平臺的定位,在行業發展的重大戰略、規劃、政策、標準和測試認證等方面發揮了有力的支撐作用。
今年8月份,信通院支持工信部發布了國家信息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的相關政策,這也是國家層面首次將數據中心納入國家信息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創建的范疇。
未來,為更好推進數據中心的發展,李勇給產業界提出了三點建議。
第一,推動產業優化,數據中心協同發展。隨著市場需求的快速增長,近幾年我國數據中心產業發展迅速,年增長超過了30%,但在快速增長的背后,數據中心依然存在著能耗問題突出、安全宕機事件頻發、業務結構單一、產品附加值低等問題,并且已經嚴重影響到了產業的健康發展。
對此,信通院認為,數據中心產業應當充分把握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的發展機遇,在技術上推進注入25G、液冷、網絡OS開源等創新技術的應用,在系統管理上使用大數據技術,對數據中心運用數據進行有效分析和合理應用,在日常運維方面可以通過人工智能技術,推動或提升數據中心自動化運維水平。
第二,發揮關鍵基礎設施的作用,助力國家大數據戰略,加快建設數字中國。近幾年,網絡安全事故頻發,不僅給個人或企業用戶帶來巨大的損失,并且已經嚴重影響到金融、能源、醫療等關乎國家安全的重要領域。2016年,我國《國家安全法》出臺,并首次提出了關鍵信息基礎設施的概念,其中第33條要求,建設關鍵信息基礎設施應當確保其具有支撐業務穩定、持續運行的性能,并保證安全技術措施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同步使用。
第三,進一步促進市場開放機制,加快標準建設與落地!白2012年起,我們重新開放申請ID、CSP牌照業務以來,我院一直負責牌照的審核工作,牌照的開放申請極大地提升了民營資本進入數據中心領域的熱情,促進了供需市場的繁榮。截止到2017年10月份,全國持有ISG牌照的企業達到了3411家,持有IDC牌照的企業達到了1417家。除此之外,我院還擔任了CDN牌照、云服務牌照的審核工作”。
信通院在不斷推動市場開放的同時,在相關標準的建設與落地方面也做了很多工作。近年來,在信通院指導下多個涉及數據中心設計、建設、設立技術要求、能耗、運維、服務能力等標準對外發布,同時還積極推動產、學、研、用等部門開展數據中心技術的聯合開發,如開放數據中心委員會每年發布20多項科研成果,今年發布的成果包括數據中心選址白皮書、鳳凰項目、25G實驗床、企業級硬盤基準測試等,在業界產生了很大的影響,ODCC已經成為數據中心行業發展的風向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