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從北京市水務局了解到,北京市城區供水量已經突破300萬立方米,達310.6萬立方米,城區今年提前十余天進入供水高峰期。今年南水北調工程為保障用水需求立下大功,目前自來水集團根據高峰期用水量情況調整南水取用量,可達到每日170萬立方米,占總供水量的4成多。但對于京城而言,水資源依然相當寶貴,北京自來水集團呼吁社會各界節約用水,用水量大的行業適當控制用水量,注意錯峰用水,避開居民用水高峰時段;城市園林綠化、道路噴灑等行業應盡量減少自來水的使用,多使用再生水。

緊張運行中的自來水集團供水運行調度中心
節約用水人人有責,經過多年的宣傳和教育目前已經基本形成人們的日常習慣,但真正能實現大量節水和保障安全的方面還是在供水輸配管網上。以“水十條”中強調的到2017年,全國公共供水管網漏損率控制在12%以內計算,北京每日依舊要漏掉三十余萬立方米的干凈自來水,所以管網的漏損控制和安全運行維護對于嚴重缺水的北京極其重要。
與此同時,安恒集團在北京市石景山區供水管網主動漏損控制技術實踐應用的示范小區二期工程中,綜合應用DMA分區技術、漏損噪聲在線監測技術以及智能精細化區域壓力控制技術,在供水管網漏失管理上取得了相當顯著的效益。
安恒集團Leakview®管網漏損控制系統及基于DMA分區的主動漏損控制解決方案已在北京市石景山某老舊居民區實際運行了三年多時間,為石景山自來水公司節約大量人力物力,更保證了該片區的整體供水管網的安全運行,自2012年實施至今該老舊小區未再發生任何爆管事件。2015年,有鑒于優異的實踐成果和運維能力,該老舊小區在符合DMA分區的基礎上將現有約4400戶的用水規模擴增至近5500戶的規模,以期待更明顯的應用效果和良好的社會價值。而不負眾望,安恒集團優秀的主動漏損控制方案在良好的運維管理和先進的信息化技術支持下,極短的時間內就顯現出相當驚人的成效。目前,該老舊小區在滿足近5500戶用水需求的基礎上,實現每日節水近1000立方米,預計該小區年節水量將超過30萬立方米(噸)。

安恒集團供水管網漏損控制管理系統LeakView®實時管控石景山某居民區的供水安全
這正是安恒集團基于“水聯網®”理念研發的城市供水管網漏損控制管理系統LeakView®和“DMA分區管網主動漏損控制解決方案”,目前已經成供水行業管網監控和漏損控制方面唯一的高可靠、高性能、優效率的信息化解決方案。整套方案也在緊跟信息化發展,在不斷完善與升級中始終踐行著水資源智慧化精細水管理的“水聯網®”理念,在多年實際項目中將“互聯網+”的概念徹底融入到工程實際應用中,為供水行業及全社會帶來巨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它將傳統人工聽漏的檢測工具升級為漏損噪聲傳感器,植入到經過分析的DMA管網分區中實現分段實時監測,解決大量人力物力的同時,還能準確報警相應管段的漏損和潛在危險。依靠物聯網和移動互聯技術將相關管網的監測數據遠傳給云端的Leakview®管控分析系統中,利用云計算和大數據分析技術對片區管網進行流量和壓力分析,實現按需控制分區供水管網的供水壓力,大幅降低城市供水管網特別是老舊管網的運行風險,同時實現大幅的節水效果,顯著降低產銷差率,已經成為智慧水務中重要的組成部分。
自2014年以來,Leakview®管網漏損控制系統及基于DMA分區的主動漏損控制解決方案已在北京自來水集團公司、武漢水務集團、江蘇淮安首創水務等地供水部門完成了最新方案設計、工程實施和系統運行,系統解決方案帶來的經濟和社會效益十分可觀。
今年為用好每一滴“南水”,北京市自來水集團將在城區新建150個獨立計量區(DMA),使獨立計量區(DMA)總數達到282個,獨立計量區的應用規模在國內同行業中處于前列。在每個獨立計量區(DMA)中,通過對小區入口處水量、樓門前水量、居民戶內水量的對比分析,及時發現可能存在的管網漏損隱患,減少水資源的流失。
安恒集團將憑借業內獨有的Leakview®管網漏損控制系統及基于DMA分區的主動漏損控制解決方案,全力支持“分區調度、區域控壓、小區計量”的管網精細化管理措施,力促北京實現每年節水3600萬立方米的宏大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