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量競爭時代已經來臨,運營商只有更加主動的服務,才能在存量市場找出新的增量。如何實現主動服務,IT支撐系統發揮首要作用。
近兩年,中國電信非常重視IT支撐系統建設。無論是面向移動互聯網的MI-BOSS系統,還是正在建設的運營計費網,抑或是CRM2.0版本的上線,中國電信通過完善的IT支撐系統,為用戶提供一致性業務體驗,提升用戶黏性,制勝“存量競爭”市場。
MI-BOSS趨于成熟
2010年,為適應移動互聯網發展,中國電信決定重新構建基于移動互聯網的新一代業務運營支撐系統,即MI-BOSS,實現IT支撐系統從“被動滿足”到“主動引領”的跨越。之后,中國電信選取四川電信試點。
四川電信內部人士向記者表示,MI-BOSS系統特別強調了存量經營支撐能力的提升,支撐數據庫營銷與事件營銷結合的模式。舉例說,如果用戶選擇升級其套餐,則表明該用戶已進入價值提升階段。針對該用戶,MI-BOSS將定期分析其歷史消費和在用套餐間的匹配關系,如果用戶套餐與消費情況不匹配,則向其推薦升級套餐,從而實現用戶價值提升。
目前,MI-BOSS系統已經在四川電信一些地市分公司正式上線,較好地支撐了四川電信開展存量經營,未來MI-BOSS系統進一步成熟,將向全國推廣。
OneBON,OneIT
存量競爭時代,運營商高度重視移動互聯網市場,希望尋求新的利潤增長點。然而,移動互聯網卻對現有計費系統提出了三大挑戰,其一,運營流程及協作模式不再具備“屬地化部署”的特征;其二,“流量計費”需求凸顯,而現有的計費系統只能支持簡單的套餐計費等;其三,IM、微信等應用呈現上升趨勢,全網數據交換從“文件類”數據為主迅速轉變為以“消息類”數據為主。對此,中國電信企業信息化部計費結算處處長卜小明表示,“計費系統網絡化是應對以上挑戰,提升電信核心競爭力的必然趨勢。”
2010年年底,中國電信開始謀劃組建計費運營網(BillingOperationNetwork,BON)。“中國電信希望通過計費運營網的建設提供‘OneIT’的用戶體驗,即在任意一點接觸到計費運營網上的用戶,都能享受到同樣內容、同樣質量的歸屬地服務。”卜小明表示。
據介紹,計費運營網分為全國子網和省分子網兩級,在全國子網中設立業務控制器,協調各省子網之間的事務,而子網之間通過業務路由器SR互聯。如此一來,當用戶處于漫游狀態辦理業務時,可通過計費運營網向漫游地傳遞其在歸屬地的用戶屬性,從而讓用戶感受到一致的業務體驗。
2010年年底,中國電信開始編制規范,2011年進入系統開發和入網檢測階段。2011年年中,兩級計費系統正式組建計費運營網,使得BON基本具備移動互聯網支撐能力。一位接近中國電信的內部人士告訴記者,2012年,中國電信將推進計費運營網的深入應用,提高其魯棒性,健全監控機制,實現計費運營網的正式商用。
數據顯示,2011年年底,中國電信的移動用戶數已突破了1.26億,相比2010年一季度實現翻番。與此同時,移動業務收入逐年遞增,形成“固網語音+固網數據+移動業務”的三駕馬車,步入良性發展的全業務運營軌道。在其中,IT支撐系統扮演著重要的角色。